新身份 新生活 他们成了“新芜湖人”

大江晚报 2021-05-13 00:32 大字

本报讯 近日,芜湖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为长期滞留的25名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办理了落户手续,并将他们安置到了芜湖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中。自此,他们成为了“新芜湖人”,将以新的身份开始新生活。

长期以来,因部分救助对象患有智力、精神等残疾无法查明身份信息而滞留救助机构,成为困扰芜湖市民政部门的难题。随着救助职能不断深化,救助范围不断扩大,这类人员不断增多,滞留时间最长的已有15年之久。他们无家可归,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对近年来无法查明身份的长期滞留人员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2020年6月向市民政局提请对长期滞留人员进行落户安置。在市民政局的大力协调下,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全力推进长期滞留人员集中落户安置工作。通过与公安等部门积极沟通,协商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工作具体流程。南陵治安大队对无法查明身份长期滞留人员进行了DNA采集和人脸识别,并通过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全国追逃人员信息库进行比对甄别,经人脸识别,成功核实2名人员的身份,由社会救助管理中心护送返乡。近期,南陵烟墩派出所对符合条件的25名长期滞留人员办理好了户口登记手续,为他们发放常住人口登记表并办理居民身份证。这些人终于成为了拥有户籍信息的“新芜湖人”。

这25名“新芜湖人”将有市第二福利院监护照料,后续会将他们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予以保障。同时,也将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定期开展寻亲服务,根据新发现的线索继续动态开展寻亲工作,不放弃受助人员回归家庭的一丝希望。

记者 奚璟

新闻推荐

记者探寻江苏“邻居”的发展之路 “皖美”安徽,奏响发展“三部曲”

马鞍山滨江文化公园。工人对刚下线的轴承进行检测。从地理位置看,安徽是长三角的一道屏障,被称为“千里淮河...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