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出炉 涉及就业和养老

大江晚报 2021-05-07 00:44 大字

本报讯 5月6日,记者从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021年与人社相关的三大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出炉,涉及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促进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新培养2400名专业技工

记者了解到,2021年芜湖将继续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全市全年将培训300人次,合格率达到90%以上。培训对象为16至65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意愿、纳入动态监测范围的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

各县市区将鼓励机构、企业等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集中培训、弹性培训、上门培训等多种方式的免费精准培训,允许“插班”或“混班”。达不到集中开班要求的,可“一对一”“点对点”“师带徒”式培训。伙食补助30元/人/天,交通补助20元/人/天。

同时,全市全年将组织14500人次的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培训对象为与企业签订12个月及以上劳动合同的人员,以及符合规定的劳务派遣人员。培训范围包括有国家职业标准的工种,以及与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类、管理营销类岗位。培训补贴资金直补企业,标准不低于人均800元。

另外,今年还要新增2400名初高中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接受技工院校全日制系统培养,培养稳定率不低于95%。将培养中级技工、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按1500元每人的标准补助。

2800个公益岗位托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芜湖今年将继续优化公共服务,落实就业见习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加强托底安置,推进实现全市更加充分的高质量就业。

记者获悉,芜湖今年将购买2800个公益性岗位,强化就业服务对接,安置对象为就业困难人员和边缘易致贫户、脱贫监测户。其中,有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也有符合条件的长江流域建档立卡退捕渔民。

各县市区都应根据本地就业难易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科学制定岗位年度开发计划,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委托、战略性合作、承包等方式,购买劳务派遣企业、家庭服务业企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岗位等,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托底性安置。

同时,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给予个人和单位岗位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补贴期满后仍然难以就业的人员,可再次按程序予以安置,累计安置次数不超过2次。

还要组织1171名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其他16-24岁的失业青年,参加3-12个月的就业见习。见习期间,单位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给予基本生活补助,且政府鼓励适当提高标准。对期满后、与见习生签订12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且留用人数占当年度见习生50%以上的单位,根据吸纳见习生人数,财政再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该单位一次性奖励。

参(续)保城乡医保80.5万人

每年,城乡居民医保都是人社的重要民生工程。芜湖也在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2021年,当年参(续)保缴费要达到80.5万人,当月符合领取条件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100%。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的居民,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保。个人缴费标准从每年200元至6000元不等,设置15个档次,供自主选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对低保对象等特殊群体,继续保留100元最低档。

芜湖还建立了全市居保补贴动态调整激励机制。缴费200元补贴40元,缴费300元补贴50元,以此类推,缴费1000元补贴120元,缴费1500元补贴150元,缴费2000元及以上的补贴200元。参保人员中断缴费的,补缴部分不享受补贴。

对累计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员,到龄核定待遇时,另行增发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每超过一年,增发标准为每人每月2元。目前芜湖市市区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65元;无为市与南陵县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5元。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大浦“我家农场” 邂逅芜湖人的牧歌田园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这是宋朝诗人对田野风光的极致描绘,水竹清华,斜阳照耀着农舍,可谓是恬淡温馨的享受。做...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