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水而居,田园生活 ”系列报道之二 “芜湖人的西湖”浦西湖的故事,你知道么?

大江晚报 2021-04-16 00:36 大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可谓家喻户晓,闻名天下,也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留下了太多的传说和故事。你知道么?在芜湖大浦,有个浦西湖,生态怡人,风景秀丽,堪称“芜湖人的西湖”。

千湖之城 “芜湖人的西湖”就在大浦

芜湖,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作为滨江山水园林城市,芜湖山峦叠嶂,湖泊纵横,区域内共有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湖泊,素有“千湖之城”的美誉,其中首入“安徽保护湖泊”名录的就有29个,而浦西湖就是其中之一。

据传,“一代隐士”林逋大半辈子都住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他终身未娶,以梅花为妻,以仙鹤为子,故有“梅妻鹤子”的雅号,他才华出众,学富五车,但主动选择了隐居生活,与山水为伴,活得极为雅致。林逋的弟弟曾在芜湖居住。一日,兄弟二人一同来到了芜湖,途经大浦浦西湖区域,林逋看到绿草馥郁、花海清香,弥漫出近似千年湖境的诗意与矜贵。林逋感叹,此湖可真能与西湖相媲美。便给此湖取名“浦西湖”。

因水而兴

浦西湖见证大浦发展变迁

江左名城,因水而灵。先人逐水而居,亦渔亦耕。水流连则神鸠聚,凤鸣皋则百物臻。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生命之源。治水兴水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据南陵志记载,前任知县林鸣盛(1574~1580年在任)筑城北圩堤,省抚命名为“林都圩”。此后,他继续大规模兴修水利,治水患,行视地势,在县东上义丰圩设筑圩公署,组织民工在县东北乡筑治圩坝二百余处。鉴于城内河浅易涸,居民供汲困难,于城南思古桥下建石堰障水使流入城中,又于北水关下建石堰阻水使城内河水缓泄,后复于黉塘桥北筑堰,障西溪诸水使经南水关流入市桥河,供居民汲用。

千百年来,浦西湖两岸人民得水之力,因水而兴,繁衍生息,而便捷的水运交通,也大大促进了大浦的发展变迁。

时代发展

浦西湖迎来新生

而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和时代的发展,作为南陵大浦水利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浦西湖俨然迎来了新生。

南陵大浦水利风景区总规划面积16平方千米,涉及浦西湖、池湖、龙潭湖三个湖泊,水域面积2.7平方千米。景区内湖岸与陆地相互交错,形成三个半岛延伸至湖中,岸线变化流畅,水体资源丰富,水域、湖岸、农田自然分布,典型的江南乡村风景画。

经多年开发,大浦水利风景区现已形成以农事体验游、农业观光游、科普教育游、文化体验游、养生度假游和美食品尝游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2017年即获批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未来,该项目将会形成以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旅游观光、乡村体验、田园度假为提升、以科普教育体验为重心的综合性生态景区。

尤其是2020年8月,芜湖大浦梦幻游项目正式启动,备受关注的九莲梦幻玻璃桥同日开放。九莲梦幻玻璃桥坐落于浦西湖两岸,是一座景观桥梁,桥面全面采用玻璃铺设,是目前国内罕见的集水秀、灯光秀、舞美于一体的玻璃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置身桥中央,桥上9朵巨型莲花自动开合,加上独有的光影水幕特效,可带来震撼、唯美的视觉感官体验。

无论春秋冬夏,浦西湖畔都是风景如画,若乘坐画舫环浦西湖游览,可途经映山红园、苏式园林、小三峡、薰衣草园、桃花岛、望花台等景点,还可以登岛赏花。环湖建有薰衣草园、大浦郁金香花园等景点,赏心悦目,美轮美奂。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千古年来,陶渊明在《归园田居》里描写的生活场景,至今依然是人们心中向往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可遇不可求的,在大浦浦西湖,在田园居,你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生活,真实、自然,又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记者 苏望

新闻推荐

医疗保障为芜湖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输血”

本报讯(首席记者陈旻)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市医保局自组建以来,积极发挥医疗保障杠杆作用,坚持规范管理、立足保障基本、聚...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