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就是那一碗鸡汤下的米面

大江晚报 2021-01-22 00:59 大字

将米面皮从铁盘里“撕”下来

晾晒米面皮

米面皮上撒上干米粉

抖散切好的米面

成品米面还需继续晾晒

本报讯 农历新年渐近,有着“安徽香格里拉”美誉的小格里自然风景区所在的南陵县烟墩镇,家家户户都保留着一个非常传统的年俗——做米面、吃米面。米面这种年食,融合了南方稻米的“味”和北方面条的“形”。在很多外出游子的心里,家乡的年味就是那一碗鸡汤下的喷香的米面。

1月19日,记者赶到烟墩镇的时候,在当地已经是年前做米面的尾声了。“这是最后一批了,这两天天气好,我们抓紧把米面做出来。做米面最欢喜这样的大太阳天了。”许英今年52岁,和烟墩镇上的不少主妇一样,是个做米面的好手。“米面米面,首先要选好上乘的早稻米,其他米都不行,淘洗后用水浸泡,浸泡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天气来决定,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泡好的米,带水磨成细腻的米粉,再选个大晴天上锅蒸。”许英说,“蒸米粉需要大锅柴火灶,一人在锅下烧柴火看着火候,一人在锅上面开蒸,讲究个默契配合”。

在许英家的大灶前,只见她用勺将碾磨好的米粉舀出盛进一个长方形的铁盘里摊匀,厚薄心中有数,然后麻利地将铁盘放进烧开水沸腾的大锅里蒸。蒸透蒸熟后再揭开锅,刚才流状的米粉已经成型为一块四四方方的长方形米面皮。许英用一只小铁勺将米面皮沿着铁盘的边缘轻轻划开,然后端到院子里,娴熟地沿着刚才划过的痕迹将米面皮从铁盘里“撕”下来,热腾腾地晾在干净的竹篙上。阳光下,一块块米面皮像白色的小布料一样整齐地晾在竹篙上,放眼望去,竟有一种“壮观”的气势。在外乡人来看,可能都猜不到这是一种吃食。

许英告诉记者,太阳特别好的时候,大约在竹篙上要晾晒3个小时左右,再拿回屋里扑粉一刀刀切条。“这个扑粉也很重要,主要是避免刀切的时候粘刀,影响米面最后的美感。”切成条状的米粉终于完成了从米到面,“形”上的华丽转变,然而工序并没有到此结束。“这个时候的米面还是湿的,要继续抖散开,拿到外面晒2到3天的大太阳。”晒完太阳的米面这时候才会变得硬硬的、脆脆的,也就成了我们从市场上买回家的模样。做米面的过程说下来,天气真的非常重要,每道工序都要根据天气、气温去调整,如果遇上连续的大晴天,那做出来的米面口感最佳,如果天气不好,只能作罢。所以说,一份好吃的米面同样是大自然的犒赏,美食看天,祈愿老天作美。

米面做好了,吃法也有很多讲究,在地道的烟墩人那里,吃米面前,要先用开水将其泡软,然后下到锅里,很快就能捞起来。“吃米面不兴配素汤,一定要配上一碗荤的高汤才够鲜美。”一碗老母鸡汤或者排骨汤下的米面,不管是自家吃还是正月里招待客人,都是一道体体面面的上乘美食。而对于很多芜湖人来说,这碗米面的个中味道,就是那份浓浓的家乡年味,那缕不深不浅时常溢出心底的乡愁。

记者 胡芳 文 涂志勤 摄

新闻推荐

管先锋:保护自然资源 弘扬生态文化

作为一名长年从事自然资源保护的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管先锋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认真调查研究,积极撰写提案,尽到一个政协委员...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