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玉带桥 就等于看了半幅《辋川图》
南陵多山,南陵多水,因此,南陵也就多古桥。在这些各具特色的古桥中,玉带桥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玉带桥上故事多
谈起玉带桥,南陵人都知道这是南陵县城一座美丽的古桥,它建于碧波荡漾的市桥河之上,远视之宛若飘飘欲动的玉带,又如飞渡籍山的彩虹。加上桥畔树木花草及亭台人家的映衬,让玉带桥及其周边区域成为一处风景如画之地。
玉带桥为明万历五年(1577)间由知县林鸣盛建。林鸣盛为福建莆田人,进士,在南陵任上颇有治绩。他带领圩区人民在黄墓一带修建的圩堤,对于防水患、护农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人民称为“林都圩”,至今仍造福人民。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过访南陵时,曾写了《寄林南陵》三首诗,颂扬他的业绩和志趣,描述了人民对林鸣盛的爱戴之情。林鸣盛逝后,和何琦、徐勣、许梦熊等人祀于城北乡贤祠,每年由县令主持祭祀仪式。
根据民国版《南陵县志》记载,玉带桥在古春谷书院和太学馆近旁。当时绅士们认为此处宜造桥,可以扼水势,蕴涵泽宫(学宫)之秀,有利于兴盛文教。原有建桥碑记,为明代进士、邑人管橘撰文,即《新建玉带桥记》。管橘,曾任朝廷监察御史,执法严正不阿,为民请命,返乡后亦多善举,明代万历间修建龙会桥时,他曾捐献出位于桥头的自家之地。
宣统元年(1909)士绅倡捐重修玉带桥。玉带桥桥身保存有此次重修时所雕石刻,石刻右面是“宣统元年立”,左边是“閤邑重修”,中间是“玉带桥”三个楷书大字。字体稳重匀称,遒劲有力,刚柔相济,应为大家手笔。
据市档案馆所编《芜湖古桥》记载:玉带桥“长25米,宽8米。为单孔圆拱石桥,桥面由石板铺成,青石砌筑了桥墩及拱券。玉带桥的得名一说因远看此桥,状如玉带,另一说因桥栏杆为汉白玉制成而得名。”2012年3月,玉带桥被南陵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建造这座玉带桥,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掌故。玉带桥建造之前,南陵民众早就有在市桥河上修建一座桥的愿望和呼声。可当时的朝廷“重举事,辄置未理。”直到林鸣盛来到南陵,才将建桥之事真正摆上议事日程。林鸣盛经过一番调查研究,认为的确应当在这里建一座桥,方便往来的行人和车马。可是,当时苦于南陵县财政羞涩,拿不出建桥的资金。但常言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建桥之心,筹款总能找到机会。说来也巧,这个机会竟然很快就真来到了,正好有一批罪犯待审判,林知县灵机一动,允许他们“悔过自新”,但必须用钱赎罪,再用赎金建桥。这批罪犯一听如此,皆愿“愿输金为石”。筹到钱之后,建桥也就不难了。“期年落成,命之曰玉带桥。”
玉带桥边诗意浓
玉带桥为南陵名桥之一,造型美观。桥下碧波荡漾,桥边柳暗花明,四周风景秀丽。这里不仅成为南陵的一处名胜之处,历代文人流连于此时,也留下许多赞美的诗词。
南陵名臣、明代进士许梦熊写有《玉带桥》一诗,描绘了玉带桥的雄姿,讴歌了古城南陵的山川人物。诗曰:
万丈溪头起白虹,
宛然飞渡籍山东。
孤悬上挽天河水,
并驾中流碧柱峰。
却绕翠微三匝外,
尽收春色四围中。
山川人物如相待,
会见清时策上公。
此诗描绘出玉带桥坐落之环境,山水相依,三水环抱,位在籍山之东,临桥一望,美景尽收眼底,尤其赞美了用罪犯赎金建桥的林知县是“策上公”,即林知县的决策是上乘的。
清代康熙举人、南陵名臣刘楷第四子刘应湛亦写有《玉带桥》一诗。此诗既写出了桥飞锁溪云的壮观,又表现了晓风杨柳的柔媚,其诗曰:
闤匮东西一水分,
飞虹千尺锁溪云。
晓风杨柳人闲立,
绕郭黄鹂百啭闻。
刘楷第七子刘焘,也有咏玉带桥诗《同诸子步月玉带桥》:
秋高夜静明河直,
络纬萧萧声乍息。
一境横空绝片云,
金波潋滟光如拭。
乘兴欢呼结伴游,
石梁散步城东北。
为爱佳名自昔传,
翻惊胜地疑初识。
花竹数重亭榭深,
夹岸露华含彩色。
平沙宿雁影微茫,
点就辋川图半幅。
归来人语隔窗纱,
徙依还欣绕庭侧。
此诗抒写作者在秋夜的月色下漫步玉带桥,所见市桥河两岸的诸多景物。层次清晰, 描摹真切,情景交织。直如仙境一般美妙。尤其这首诗透露了一些难得信息,极为明确地点明了玉带的方位——在城东北,并且指出桥是石砌的拱桥。而且,通过此诗可知,当时玉带桥附近就已经很繁华了,楼台水榭、竹林古树,繁花似锦,禽鸟群集,当为一处旅游胜地。诗人竟然将玉带桥的美景与王维画笔下的《辋川图》相提并论,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曾任海宁监生的许懋堇在其《南陵口号》中则是这样赞美玉带桥:“香由寺内晚钟鸣,玉带桥前新月生。”
今日玉带桥在春谷中学近旁,毗邻城北遗址公园,和周围的景观联成一体,昔日飞虹又展新姿,不啻于人们赏心游乐的胜景。魏青平 姚耘(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闻推荐
弋江三老太羊肉馆地址:南陵县弋江镇三老太羊肉馆选料极其讲究,选自周边山区自由放养的山羊,因而羊肉肉质鲜嫩。在羊肉的烹制...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