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以微笑面对不幸 用大爱温暖生命

芜湖日报 2019-10-11 00:44 大字

当不幸降临时,有的人惧于压力,消沉崩溃;有的人擦干眼泪,坚强面对,以阳光的心态、坚忍的精神笃定前行,成为与命运抗争的强者。

在南陵县家发镇永林村垅北村民组,有一位名叫杨银的农家妇女,她无疑属于后者。多年来,她以自己的一腔真情,不弃不离,任劳任怨,精心服侍摔成重度残疾的丈夫,诠释着人间大爱;她以自己柔弱的双肩,不屈不挠,踏实苦干,默默支撑起一个不幸的家。

今年47岁的杨银,从小就患有右腿肌肉萎缩症,无法正常行走。1996年与汪国银结婚后,两口子相亲相爱,凭着丈夫的瓦工手艺,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尤其是儿子的降生,使夫妻俩特别高兴,增添了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11月,汪国银在给一户人家的屋顶换瓦时,不慎从楼房上跌落下来,虽保住了生命,但造成了心脏以下部位瘫痪。面对这一重大变故,杨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勇敢面对,尽心尽力照顾丈夫。夏天,刚刚出院的汪国银体质差,吹空调容易感冒,她就买来电风扇降温,每天给他洗澡,勤换衣服。汪国银身上出现了热疮,杨银就用消毒水帮他清洗,再涂上药膏,防止感染。汪国银消化能力差,吃饭往往呕吐,她就做一些易消化的饮食,一口一口喂给他吃。在丈夫卧床期间,杨银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吃了不少苦,她却说:“虽然日子艰难,可我从来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很多,而我至少还有一个完整的家,有家就是温暖的。”

在杨银精心照料下,原来形销骨立的汪国银,身体略有好转,精神也不再萎靡不振。杨银心想,丈夫天天睡在床上肯定感到着急,最好让他下地转转,散散心。杨银发现商场里的助力器价格昂贵,就回家叫人用不锈钢管做了一台简易的助力器。助力器做好了,可将汪国银弄到助力器上很是费劲。杨银要用自己的身体驮着丈夫,将他移到助力器中,再帮他用双手握着助力器,做身体向上牵引锻炼,以舒筋活血,保证肌肉不萎缩。这样的运动,每天上下午要各做一次,每次一小时。

看到杨银如此辛苦,一家热心的厂家向汪国银捐献了一辆轮椅。为了让丈夫每次能坐到轮椅上,杨银就使尽全力抱着他,慢慢挪动身子,才能将丈夫放上去。由于杨银身体瘦小,又是残疾人,而汪国银身高1.70米,体重110斤。每次抱他到轮椅上,都筋疲力尽,折腾得一身汗。而这种折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都要进行,但她从来没有叫一声苦和累。她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丈夫残废了,服侍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杨银虽是弱女子,却有一种不向困难低头的倔强。她原先在镇里的一家羽毛球厂打工,自从汪国银摔成残疾后,为了能安心照顾丈夫,便选择在家里给厂家插羽毛球,实现居家就业挣钱。多年来的过度操劳,使杨银的脸上早早地布满了皱纹,可她始终带着浅浅的微笑。她常说:“国银是我的丈夫,我有责任照顾好他。再说,镇政府为我们办理了低保,生活有保障;儿子学厨师快要毕业了,我们的生活是有希望的。”

正是这样的信念,对家庭执着的爱,杨银义无反顾地陪伴丈夫走到今天,并决心这样一路走下去。而丈夫汪国银与别人谈起杨银对自己精心照顾时,总是热泪盈眶:“没有老婆的照顾,我早已不在人间了,真是太感谢她了!”朱楚明

新闻推荐

“精雕细琢”眼科医术 守护患者“光明之路” 与共和国同岁的陈林义仍坚守在诊台前

晨报讯1949年出生的安徽眼科专家陈林义,恰与共和国同龄。几十年来,他的钻研精神推动着安徽眼科的进步发展,用精湛的技术...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