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眼科医术 守护患者“光明之路” 与共和国同岁的陈林义仍坚守在诊台前
晨报讯 1949年出生的安徽眼科专家陈林义,恰与共和国同龄。几十年来,他的钻研精神推动着安徽眼科的进步发展,用精湛的技术和深厚的医德为病患们排忧解难。如今,70岁的他仍坚守在诊台前,守护着更多人的“光明之路”。
精雕细琢医术 开创相关专科门诊
1949年,陈林义出生于安徽南陵。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医生,耳濡目染之下,陈林义从小立志学医。1971年,陈林义从部队卫生队转业到中科大从事眼科工作。
那时候,中科大校医院的小儿眼科还比较薄弱,很多科大老师的孩子得眼疾,常年去北京治疗。医院后来决定安排陈林义去北京学习,专攻小儿眼科。
“那时候,夏无空调,冬无暖气,我就在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查找文献、写书,经常要工作到深夜。”陈林义回忆,在冬夜里,有时候看书双腿被冻得发麻,就倒一盆热水泡泡脚,再继续学习。“钻进”眼科临床的内涵与原理的研究中,付出很快有了回报。上世纪80年代,陈林义以诊治小儿眼科和斜弱视这一短板为特色,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了弱视、斜视、小儿眼科及青少年近视眼防治专科门诊。
同时,陈林义仍然坚持对儿科眼病的病因、病理等进行“精雕细琢”。白天,他接诊大量的患者,记录下每一个病例。工作间隙,他就细加研究眼科临床病例,着力揣摩。
凭借多年研究的积累,陈林义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他撰写的《儿童眼病诊断与治疗》、《儿童弱视诊断治疗》等著作,填补了早期省内小儿眼科医学领域的空白,前瞻性地提出了近视眼发病原因与环境因素相关的医学问题。
在1993年,陈林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陈林义与安徽省多位专家成立合肥名人眼科医院。作为院长,帮助更多孩子摆脱视力困扰。2015年12月,陈林义成立了安徽省首个医学专家工作室——“陈林义视觉工作室”,继续“指引”更多人的“光明之路”。
资助病患不计其数 为病人排忧解难
凭借精湛的医术与丰富的经验,陈林义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信赖。他的专家门诊总是非常忙碌,常常一再加号,中午往往要忙到12点以后。尤其在五一劳动节、春节等假期,他的诊室门口,总是从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在陈林义看来,家长们带孩子找他看病,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他要竭尽全力。因此,尽管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手”,每一次手术前,陈林义总会早早地前来,为患儿详细检查,精确设计手术量。陈林义说,每一次手术,从检查开始一直到手术后,直至看到手术成功,他的心情才会完全放松下来。
从医几十年来,陈林义资助过的病患不计其数。在他的文件袋中,保留下来的患者来信有数十封,还有各种资助、捐助的凭证。“那个时候通讯、交通都不方便,写信很慢,可是心很近。”陈林义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更近一些。”
如今,为了更好更优质地服务患者,陈林义还携其科室设立多个微信群交流平台,针对性的有斜弱视交流群、近视交流群、角膜塑形镜交流群,让医生护士在线上能够实时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问。
患者受其影响考取大学学临床专业
陈林义对待医术的认真,对待患者的关心还影响着更多人。2009年,年少的李泽凯(化名)与父母来看眼睛,陈林义诊断后认为其患有弱视。弱视的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孩子眼疾陈林义拟定了长期的治疗方案。面对治疗过程中家长以及孩子的情绪,陈林义始终保持耐心,陪伴着孩子的治疗。
一直跟随陈林义院长治疗眼睛,陈院长平易近人和责任心,让李泽凯很受鼓舞。他从小立志当一名像陈林义这样的好医生。去年,李泽凯成功考取了一所医科大学,学习临床医学专业。
“干小儿眼科有时候和当老师有同样的成就感,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让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陈林义说,如果问我要给小孩子看眼睛看到哪一天?我的答案是:一直!晨报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罗光成(芜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陵县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在青阳,走着,走着,一串音符,倏然在心瓣弹奏;一簇春笋,瞬间在心头拔节——...
南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