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照顾脑瘫儿 母爱让她不离不弃
□本报记者 赵丹丹 有一种爱,不是停留在语言上,而是付诸于实际行动;有一种爱,只有默默奉献,却根本不期望得到回报;有一种爱,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还是不离不弃……这就是深深的母爱。在南陵县家发镇,有一位名叫汪春花的母亲,二十年如一日,为自己的脑瘫儿子倾注了全部的母爱。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汪春花与同乡刘全喜结良缘,2000年便有了爱情结晶。儿子的降临,却给本该幸福的家庭带来无限忧愁:七八个月还像一个糯米团子似的,不仅坐不起来,头还总是歪的;到了2岁多,仍是抱在怀里不会走路。汪春花有点着急,与丈夫一起带儿子去上海大医院诊断,确诊为一级脑瘫,需要住院治疗。丈夫不得不外出打工,带孩子治疗的任务便落在汪春花一个人身上。为了省钱,汪春花借住在妹妹租住的房子里,每天早晨6点起床给儿子喂饭后,自己饿着肚子背着儿子徒步两小时赶到医院接受针灸治疗。中午在医院,母子两人下碗面条凑合着吃。治疗结束后,又背着儿子步行回住处,晚饭吃个馒头了事。就这样,汪春花带儿子在上海治疗了9个月,背上了10万元的债务。由于孩子脑瘫程度较严重,病情依然未见好转。带孩子回家后,每当听到有人提到哪个医院能治这病时,汪春花总是抱着一线希望赶去,先后到过南京、阜阳等地医院,看了西医看中医,一年下来却毫无收获。 有人劝汪春花,这孩子是个残疾人,是你一辈子的负担,干脆丢了再生一个。汪春花含着眼泪说,再生一个可以,但不能将他扔掉,他毕竟是我身上一块肉啊!出于无法割舍的母爱,汪春花毫不犹豫地承担起长年照顾脑瘫儿的重任。吃喝拉撒睡,对于常人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对于脑瘫儿来说,却是十分困难。孩子吃饭不能咀嚼,只能一点一点吮吸,汪春花把饭煮得很软,用汤匙一点一点喂,一餐饭需喂一个多小时。吃饭不易,穿衣则更是困难,由于四肢僵直,汪春花每天将孩子穿好衣服抱到轮椅上,总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在汪春花精心照料下,儿子平安地长大了。回想起这么多年的经历,汪春花心里充满着心酸。她说,这18年来,自己几乎很少走出家门,都是一直陪伴在儿子身边。2016年11月份的一天,女儿发高烧,汪春花要送女儿去医院输液,就把家里的电视开着让儿子看,等到医生为女儿输上液后,汪春花不放心儿子,赶回家打开房门后,眼前一幕令她惊恐不已:儿子从床上掉到地上,电线全部缠绕到身上。汪春花费力解开了儿子身上的电线,自己却不慎将腰扭伤,几天都不能动弹。 吃了这么多没有尽头、看不到希望的苦,汪春花却始终不离不弃。偶尔听到儿子“啊”“哦”的叫声,看到他的笑脸,汪春花就觉得自己的多年辛劳有了回报。她说,后面的路还很长、很辛苦,但为着“母亲”这两个字,她都会带着儿子坚持走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庆祝中国计生协成立38周年和中国计生协第20个“会员活动日”。日前,南陵县卫计委、县计划生育协会、籍山镇政府等...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