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的勘探人新技术的研发者
[摘要]——记优秀地质科技工作者卢罡
无人区往往由于人烟稀少、神秘莫测但却蕴藏着巨大能量,而成为国家资源勘探部门寻找各种矿产资源的目标。卢罡,就是一位曾长期工作在无人区的拓荒者。如今,在新的平台上,他研发和推行新技术、用科学手段为社会减少危害发生的可能。
长期活跃在无人区勘探
卢罡是一位年轻的地质人,现任省勘查技术院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刚开始工作时,卢罡作为一线的地质勘探队员曾到过全国多处勘测点,进行金属矿、石油、新能源等探测工作。卢罡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在南京鸡笼山勘探铜矿的经历。“当时还是比较惊险的,沼泽地大家都知道,你越挣扎陷得就越快。”卢罡介绍,去野外勘测的时候,基本上每个人都是独立作战,前一个人和后一个人大概差了两三公里,互相之间联系也不是非常方便。“那次陷入沼泽,我们身上还藏着仪器、设备和电线等,对讲机也喊不通,手机也联系不上,最后还是比较巧的,当地一个农民从这边经过,喊了几个人才把我给拉上来,对我来说,这真是一段深刻的生死经历。”
卢罡说,那种类似无人区的工作环境,在经历了危险之后的重生,到看到最终探测结果的兴奋,让他更加坚定了做好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信心与勇气。
研发新技术进行科普
两年后,卢罡调离了一线的工作,来到了更高的平台上,肩负了更多的使命与职责。在新的平台上,研发和推行新技术、用科学手段为社会减少危害发生的可能,成了卢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卢罡积极推广的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技术曾在金寨、黄山等地实际工作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我们主要从防震减灾这个角度,做了很多科普科教的事业,特别是打造无人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卢罡介绍,目前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对灾害现场进行最快速度的识别和三维建模,帮助抢险队员快速掌握现场的地形,另外,通过三维建模做的演算,预判地质灾害的预测趋势,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科学更合理地开展救援工作。
如今,他所在的安徽省电法勘探重点实验室成功申报国土资源部科研实验类科普基地。计划两年内,逐步建成面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科普基地。卢罡还和同事们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普及活动,他们承办安徽省青少年地质科技夏令营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位于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的丫山国家地质公园,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地质科普是一个很专业,很有必要的事情,作为科普工作者,我们很愿意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更多的人带去科学普及。”卢罡介绍道。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杨赛君
新闻推荐
“新郎怎么了?”“他犯了什么事?”“五一劳动节”的中午,南陵县九连街道一家酒店正在举办一场婚礼喜宴。喜宴散后,新娘新郎站在门口送别宾客,忽然几名便衣民警出现在新郎面前:“我们是公安民警。”话音...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