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红马甲”阿姨

大江晚报 2019-11-16 07:51 大字

“各位观众,请移步您的右手边,您面前的展柜里就是芜湖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土于贺家园汉墓、国家一级文物青铜钫……”芜湖市博物馆迎来了当天的第一批观众,志愿者讲解员娄文红立刻进入到导览状态,清晰的解说、流畅的表达、大气的仪容,带着观众穿越芜湖的历史时空。

娄文红、娄兆南、刘月霞是芜湖市博物馆第一批面向社会招募的志愿者讲解员。过去三年的每个周末,她们身穿红马甲的身影分散在博物馆的展厅,成为博物馆里的一道风景。娄兆南、娄文红这一对同时服务博物馆的志愿者姐妹花,更成了志愿者队伍里的一段佳话。

因为朗诵敲开了博物馆大门

“喜欢朗诵、擅长主持活动,是我们姐妹学生时代的小特长,尽管工作后从事的是财会工作,但我们也是各自单位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姐姐娄兆南说,她们姐妹能顺利地成为芜湖市博物馆第一批志愿者讲解员,要归功于老年大学普通话朗诵班的学习。“2015年,刚退休的我走进了老年大学普通话朗读班,师从田恒利老师。我自以为普通话水平还不错,课堂范读中总是积极举手,获得老师点评的机会也多,这也让得到很多锻炼的机会。”那段时间,走进语言学大门的娄兆南沉浸在兴奋中,她拉来了妹妹娄文红,悟性加兴趣,两年多的学习让姐妹俩的朗读朗诵水平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2017年9月,芜湖市博物馆要在我们老年大学朗读 专业里招募志愿者讲解员,同学们都很积极,有30多位同学应试,只有我们姐妹和刘月霞通过了博物馆规定语言项目测试。据说我们的加分项是脱稿的能力和稳定、成熟的讲解语态。”娄兆南回忆道。

从被选中到正式上岗讲解,还有试讲关要过。三人当时收到的材料只有九页,面对的是一到三层展厅的展品、六大篇章展类的历史背景资料,这些对她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刘月霞翻出划得密密麻麻的解说词本,她说,要快速熟悉这一切,三人琢磨出了三步走。“我们挤时间进馆,第一步拿着材料,一个一个地‘认家门’、做标记;为了能最快地熟悉讲解,跟着专职讲解员,边走边听,学习别人的长处,在馆内无观众的情况下自己说给自己听,这是第二步;第三步,请来家人、老年大学的指导老师、同学来做观众,一遍遍模拟讲解,查找问题。”

内敛的娄文红当时还在上班,为背解说词,不仅上、下班路上在背,上厕所在背,甚至做梦都是解说词,甚至看什么都像文物展品。两个月的紧张准备,终于,娄兆南第一个通过脱稿试讲,接着刘月霞、娄文红也通过了。两个月攻下了博物馆三层展厅的所有展类的解说词,三人如释重负。

尽全力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博物馆是一扇打开文明的窗口,讲解员不是复读机,我们的使命是做一名城市文化的引导者。”穿上红马甲,走上讲解员岗位的三人给自己立志。她们也认识到,博物馆学是个博大的学问,涉及到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书法、绘画、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带领游客追溯芜湖历史,一瓷一瓦都要说清来龙去脉、背后的典故,光靠记熟讲解词里生硬的、概括性的三两句话是远远不够的。“我记得一次在为外地游客讲解一枚芜湖地区出土的汉代青铜镜时,游客好奇地问我:‘刻有纹饰的镜钮部分照不见人,光面才能照见人,那么镜子两面的材料含量是一样的吗?古人是怎么掌握青铜含量的配比的?’这一问,把我问住了,我只知道光面是经过抛光的,事后我请教博物馆研究员,到文史馆找资料,把了解到的古代芜湖地区的工匠已经具备了对青铜提纯的技艺,并把提纯比例的注释记载到实物的解说词旁边,方便其他的讲解员了解。”刘月霞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观众是带着了解历史、探索问题来的,有的是即兴发问,考问的是讲解员的基本功和知识面。为将展品说活,让观众爱听、有受益,三人开始了广泛的自我学习,没事就上网找资料、查史实、找考证,仅补充记录的信息就有几大本。上岗三个月后,芜湖市博物馆的馆藏信息她们张口就能说出来。

凡是听过这几位“红马甲阿姨”讲解的游客都不会掉队,紧紧跟着她们转,娄兆南说她们的秘诀就是不按稿子讲展览,而是带着感情讲,让观众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她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芜湖人,对芜湖的每一条马路、街区,每一个历史事件介绍起来有直接的体验,讲起来很鲜活,“特别是带领观众走进长街,一条长街就是一部芜湖从古至今的商贸发展史,我们曾经生活其中,有很多故事可讲,新老芜湖人在故事里很容易找到共鸣。”

博物馆学里有种观点,每件展品都是历史时空里承前启后、承古开今的佐证,场馆陈列的动线设置也是按照这一脉络布展,“红马甲阿姨”们也将其活学活用到讲解中。将承前启后的观点用“埋包袱”的方式展开,来引导观众是娄兆南的拿手戏:“在介绍宋代的青白瓷器时,我会说青白瓷的二元配方是繁昌窑首创的,那么繁昌窑是怎样烧制青白瓷的呢?观众凑上前急于听答案,这时我说:‘待会儿我们一起参观繁昌窑的烧制场景’。”就这样,观众们带着好奇心紧随娄兆南转场,常常一跟就是两个小时,直至参观完整个展览馆。

对博物馆的热爱已经成为“红马甲”阿姨们生活的一部分。连续获得的“博物馆最具贡献奖”、 “2018年度十佳志愿者讲解员”荣誉,是对她们“从事文化传播,我依然可以尽一份自己的力”的最好肯定。记者 王惠 文/梅韬 摄

新闻推荐

去看“网红草” 脚下请留情

六郎花海湿地的粉黛乱子草粉色花海遭到游客小部分踩踏本报讯当下正值粉黛乱子草的花期,很多景区打出“网红草”的名片吸引...

繁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繁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