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企业家共同致富梦种过地、做过木工、开过出租车、当过屠宰工,开过屠宰厂,现在经营着一家养猪场,45岁的滕修龙人生经历可谓是丰富多彩。滕修龙将自己的创业梦分为三
滕修龙的生猪养殖场位于繁昌县新港镇克里村,简单的大理石标牌隐藏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中。走进场区豁然开阔,占地150亩的标准化三元杂交猪养殖小区,合理规划了猪舍、饲料加工厂仓库、办公等区域。一排排猪舍依山而建,从山脚向上望去,全部一字型排开。
创业谋生——“吃饱是我最初的梦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82年,年仅14岁的滕修龙初中毕业后便踏上谋生之路。他在家种过地,也跟着父亲学过木工手艺。因做木工期间,一直奔波于繁昌各个乡镇,逐渐使他萌生了经营出租车的打算。1989年,21岁的滕修龙借了一万元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往返于繁阳镇与荻港镇之间。对于当时的村民来说,很少有人乘坐出租车外出,这一决策的失误注定滕修龙的首次创业将以失败告终。“简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在苦苦坚持了一年后,滕修龙不得不忍痛将面包车转让。“当时还是年轻,做事莽撞了。”滕修龙现在想来还不禁感叹。
正当滕修龙因创业失败沮丧,担心借款无法偿还时,他打听到一个远房亲戚在上海申兰肉联厂做屠宰工,工资比较可观。于是,1991年,滕修龙告别新婚的妻子,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投靠亲友,学习生猪屠宰技术。屠宰技术虽然不难,但对一个23岁的年轻人来说,需要克服种种心理不适。“可能是做木匠的基础,感觉刀和锯子用起来差不多。”滕修龙自我揶揄了一番。
储备积累——“用真诚实现创业梦”
1992年,可以说是滕修龙人生的一次转机。这一年,上海申兰肉联厂实现了转企改制。改制后的肉联厂准备将部分屠宰车间承包出去,以减轻企业负担。得知消息的滕修龙果断地向肉联厂提出承包车间的想法。在多轮商谈后,肉联厂同意将原先设备留给车间使用,但规定了全年屠宰量,划定了利益分成。签订承包协议的刹那间,滕修龙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正步步逼近——承包车间和做屠宰工完全不一样,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充足的货源和稳定的销售渠道。
车间屠宰的产品主要卖给做猪肉买卖的商贩,所以能不能在上海市一些大型的农贸批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非常关键。有一件事滕修龙至今记忆犹新:1992年,滕修龙想在上海嘉定区江桥镇江桥农贸市场租赁一个摊位,向江桥镇工商所提交了多次申请,却一直杳无音信,一打听才知道,工商所所长考虑到滕修龙是安徽人,担心他闹事难于管理便不肯批准进入。滕修龙便每天一早就坐在工商所门口等所长,向他说明情况,表明态度。一连7天下来,所长被滕修龙的真诚打动,最后批准了3个摊位。就是依靠着这股子“劲”,滕修龙在上海猪肉销售市场渐渐站稳了脚,一步步发展壮大。屠宰车间从1992年每天屠宰量几十头发展到2007年每天屠宰量一百多头。
事业成功了,妻子孩子房子车子都留在了上海,滕修龙总觉得自己缺少了点什么。一次在上海举办的农交会上,滕修龙遇见了繁昌县农委的一位领导,聊起家乡的发展现状后,他立即打定主意:是时候回家了。
追求事业——“带领乡亲致富是我的责任”
2007年,滕修龙带着资金,带着真情回到了家乡繁昌。“和猪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回来后还是想做相关的产业。”滕修龙深知,做生猪养殖和屠宰销售完全不同,这次的投资其实等于第二次创业,极具风险。
“2008年应该是我最困难的时期,差点就要从头再来。”滕修龙在回忆那段时期的困难经历时仍心有余悸。2008年,滕修龙的全部流动资金都投入到了养殖场的建设和种猪的选购上,只能等着产出后回笼资金。可是,由于育种经验不足,产出数量远未达到预期,加之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市场价格波动,只能眼睁睁看着养殖场关门歇业。“幸好,县里的领导知道我的困难后,主动帮我找专家,并帮我融资,才渡过了难关。”家乡的帮助深深感动着滕修龙,从那以后,他更加坚定了回报社会,带着家乡人民共同致富的决心。
如今,滕修龙的养殖场已经与另7家养殖场组建成立了合作社,实行生产经营统一管理,并与116个饲养户签订购销协议,在良种引进、技术管理、产品销售等多方面帮助、扶持养殖户,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养殖户的效益,增强带动能力。同时,还为生猪养殖户提供仔猪和售后服务。“一些散养户技术、资金和环境都不是太好,我就想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尽一点自己的社会责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金昌龙 杨正毛“感谢组织上给我一次当‘山南镇镇长\’的机会,我们组认为在推进城镇化发展中,解决人从哪里来的问题要靠政...
繁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繁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