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懈 教学不殆

潍坊晚报 2020-06-02 07:47 大字

随着各年级学生陆续返校复课,沉寂许久的校园又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如何确保每一位师生的身心健康,守好校园疫情防控的安全线?如何将常态化防疫与教育教学相融合?这既是教育新常态,也是作为一校之长必须能驾驭、引领的。6月1日,本报邀请三位高中校长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诸城繁华中学校长王建伟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融合共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实现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共进,对平稳有序恢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必须一手抓疫情防控,确保师生健康安全,一手抓教育教学,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加强常态疫情防控,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学校认真研判复学复课后的形势和风险,实行严格的入校体温检测、登记和值班巡视,把好校园入口关。每日两次对教室、宿舍、餐厅、卫生间等重点场所进行通风、消杀。同时,学校保安人员也是全天候值班,确保校园安全。

构建教育教学新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充分搞好教学研究工作,形成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各教学校长、主任每天深入课堂调研教学情况,加强教学质量的跟踪监控。班主任每天开班会,及时了解班内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精准帮扶和指导。各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利用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学校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设置了学生可自主选择的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项目;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好以中小强度为主的体育课,并利用上、下午大课间,组织全体学生分散在学校操场、广场等开阔场所跳健美操,锻炼健康体质,缓解心理压力。

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调适心理。为了全方位、多维度帮助学生调节复课心理不适,学校通过“开学第一课”、心理健康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学生尽快调整心理状态和生活节奏,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实现了“线上”到“线下”“居家”到“复课”的无缝对接。

促进家校沟通交流,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学校完善了家校微信交流群,将开学后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推送给学生家长,广泛征询家长有关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推送优质家庭教育课程,实现了家校协同育人。

◆潍坊滨海国际学校校长王增明注重体系重建,适应常态防疫

后疫情时代,常态化防疫成为主要形态。同时随着全面复学落地,教育教学也回归正常化。两相交织,决定了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常态化防疫与日常化教育教学并存的时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来思考探讨常态化防疫与日常化教育教学的融合之道,进而在学校教育现代化治理上迈出坚实一步。

首先,应建立与常态化防疫相适应的行为管理体系。常态化防疫是一个前置项,刚性很强,需快速融入到当前学校教育特别是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中,不能打半点折扣。这就意味着,校园复学重启后,必须对学生行为管理规范的各类制度作一次与时俱进的修缮,比如测温、消毒、通风、保持间距等细节操作,给在校行为进行一次“特殊定型”。还要有快速、健全、严格的监督执行机制,由班到级部再到学部,三级一体联动,于常规管理中融入防疫要求,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形成自觉防疫的好习惯,丰富学校公共卫生教育。

其次,应建立与常态化防疫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常态化防疫,我们既要注重“刚”的一面,严格约束学习生活行为;同时也要注重“柔”的一面,强化防疫与“双教”的融合,让防疫成为教育教学的必修内容。要让防疫知识进入课堂,让学生牢记防疫知识,然后内化至自身知识体系中;要让防疫知识进入教研,老师专门攻关,嵌入课程体系,以校本课程方式展现,融入到日常教学行为中;要让防疫知识渗入教学管理,成为系统工程。此外,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绪抚慰提上日程,用足用全教育手段,引导学生树立平和心态,科学面对防疫,积极适应防疫。

再次,应建立与常态化防疫相适应的育人培才体系。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值此常态化防疫的特殊时期,必须因势利导,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举力抗疫的鲜活场面讲授给学生,把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展示给学生,将白衣天使、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传达给学生,将爱护自然、珍爱生命的朴素理念渗透给学生,这些都是防疫教育的崭新内容,能够淬炼学生品格、陶冶学生情操、涤荡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浓厚情感。就是要集中集中力量,上好这门防疫“大课”,让每名学生都在这门大课中考优得优。

总之,把这三个体系的构建牢牢抓在手上,把防疫常态化理念植入到师生心中,让防疫教育和教育教学相得益彰。

◆昌乐一中北大公学高中校长刘相国筑牢疫情防线,聚力培育学子

风雨终会过去,阳光总会来临。学生开学后,学校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把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精心培育提高学生素质,更好地促进学生们成长成才。

首先要建立制度明确责任。学校严格贯彻落实上级下达的疫情防控工作精神,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对疫情防控工作实施组织、指挥、调度、协调相统一,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把责任压实到各部门、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学校领导全部坚守一线,教职工轮流值班、保卫处人员24小时在岗坚守,共同维护好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家园。

其次要细化程序检查落实。学校实行就餐配餐制,放学后由班主任领队,保持一米以上的间隔有序排队到食堂就餐,就餐后按规定路线返回教室或宿舍,全体领导和值班教师全程值班守护,严格落实防控防疫要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和后勤服务人员每天及时对教室、宿舍等进行消毒通风,学生一日三次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

再次要搞好规划循序渐进。对于新学期新授课内容,任课教师均进行“零”起点教学,各学科准备了精密的衔接材料,放慢进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适应学校生活。希望同学们认真听取老师们的教导,按老师的指导要求,进一步规范自己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自主反思的能力,向时间要效率,提高自己的实力。

最后要顺势引导立德树人。各学科要结合疫情编制相应的育人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给同学们上一节生命教育课,这次疫情让我们明白:敬畏天地、敬畏自然,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人与自然才会和谐共生。给同学们上一节敬重英雄课,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每一位学子要成为那个有责任担当、挺身而出的人,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

总之,学校将把校园常态化防疫与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筑造爱与教育的桥梁,尽职尽责、凝心聚力让学生们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文/图本报记者王叶妮

新闻推荐

诸城“六个新突破”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本报讯(记者付生)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支撑,今年以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