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战疫 定格《温暖》

潍坊晚报 2020-05-27 08:52 大字

潍坊市首部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微电影上线

从剧本写作到组建团队,从现场拍摄及后期制作,历时近3个月时间,潍坊市首部以抗疫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为主题的微电影——《温暖》暖心上线,通过抗疫一线的真实故事再现疫情下的平凡力量。

5月25日,《温暖》在网上一上线,就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已经有4.2万人次的访问观看量。很多人纷纷表示,看完后像是看到了身边抗疫人的故事。

42岁的王少红是诸城市龙都街道文化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一名作家,曾创作过多部红色小说和电视剧本。

作为此部微电影的编剧兼出品人,王少红向记者介绍,该微电影取自真实故事,以诸城市社区基层党员干部为主线,讲述了大年三十,老书记于利国张罗了一桌子酒菜,老两口期待和女儿女婿一家人团聚。女婿王国强是一名军医,来岳父家过年途中,突然接到驰援武汉的紧急任务,女儿接着也被医院紧急召回,于利国也接到了守村的任务。

“于利国一家人的表现是无数战斗在防控一线工作者的缩影,他们都是逆行者。我们筹拍此部微电影,就是致敬那些默默奋战、无私奉献在一线的基层人员。”王少红表示,因为有这么一群“守望者”,我们才会感受到今日的“温暖”!

“里面所有剧情都来自我的所见所感,最真实的才最打动人心。”谈起创作这部微电影的初衷,他表示,作为一名基层人员,他从正月初七就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曾在村庄、公路站点等多地参与执勤,与警察、医护人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战斗。有一次,他执勤一整晚,第二天早上看到太阳缓缓升起,警察在岗上检查、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在消毒,当时觉得特别温暖。“这种温暖不仅是阳光洒下来的温暖,还是冲锋在前的工作人员带给我的温暖。”当下,他就决定要拍一部反映战疫故事的微电影。当天中午回到家,他就在电脑上敲下了“温暖”两个字。

“初稿很快写完了,一共13场戏,但是第一稿并不满意,我又主动申请多次到一线执勤,工作之余观察身边的执勤人员,增加剧本素材。”王少红表示,无论是村书记骑着电动车一家家为村民送菜,还是遇到外地回村人员对防控工作的不理解,都是他亲历过的事情。

花了一个月,王少红反复修改剧本,最终定稿。得到诸城市龙都街道的资金支持,王少红又拉到几家企业赞助。微电影在4月6日正式开机,由于拍摄进度比较赶,团队白天黑夜连轴转拍了四天三夜。虽然辛苦,但是拍摄过程中,团队也收获了一些身边的“温暖”。

拍摄地在龙都街道小英村,了解到他们在拍战疫主题的微电影,村民和附近的超市店主经常送来水和食物。王少红印象最深的是,一天晚上,由于赶拍摄进度,大家一直没顾上吃晚饭,直到夜里11时30分才有时间,饭盒里的饭菜早已经凉透了。就在此时,拍摄地对面的一位老大爷打开自家大门,拿着两把暖瓶,送来热水。发现盒饭已经凉透了,他就跑回去把老伴叫起来,用微波炉将45份饭全都加热一遍。“他们把一份份加热完的盒饭拿来,我们吃着感到特别温暖。”王少红说。

“从剧本写作、组建团队、现场拍摄到后期制作,历时近3个月时间。”王少红表示,如今作品上线后受到大家喜爱,那份欢喜无以言表。如今,他已经收到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节的邀请,这是对他和一线抗疫人的认可。

目前,王少红已经开始策划《温暖》姊妹篇,讲述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故事。本报记者隋炜凤

新闻推荐

诸城市创新模式让畜禽粪污变废为宝

本报讯(记者窦浩智通讯员徐春光)近年来,诸城市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走出一条以农牧结合、种养对接为重点...

诸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诸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