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六个新突破”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潍坊日报 2020-05-22 09:18 大字

本报讯(记者付生)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支撑,今年以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诸城分局坚守底线、改革创新、追求卓越、服务发展,在六个方面攻坚突破,进一步擦亮诸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金字招牌,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以“一次办好”为工作标准,继续深化环评审批改革,服务“双招双引”,对招引项目进行前瞻性研判、预审性把关,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按照“一般项目靠挖潜、有限容量保重点”的原则,进一步挖掘环境容量,服务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成效,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以绿色标杆企业争创为抓手,督促企业强化自我监管,担起主体责任,解决中小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全面停产限产问题。

在坚守底线方面实现新突破。严守生态环保红线,严禁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入驻。严守督察环保责任底线,对以往上级督察交办的问题再梳理、再核实,分类剖析成因,逐类延伸排查,针对问题差距倒逼改进管理措施,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严格整治历史遗留问题和敏感问题,研究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力争尽快整治到位。

在执法监管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强执法能力建设,重点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和规范,配强执法设施和装备,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健全执法监管机制,完善基层网格化监管网络,提升网格化监管水平;推进基层执法力量整合与优化配置,实施交叉执法、联合执法、异地执法相结合,提升执法效率。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完善信访即时处理机制,推动环保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各类环保违法行为。

在重大问题重要工作方面实现新突破。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工业点源与非工业点源齐抓共治,重点抓好“散乱污”企业持续整治,开展商混、铸造、工业炉窑等行业集中治理,深化VOC治理,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推进移动点源污染防治,提升烟尘扬尘防治水平,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确保完成任务目标。打赢碧水保护战。继续实施“一十百千万”潍河水质提升工程,突出抓好污水处理厂改革改造、配套功能性湿地建设、生活面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完成银河、舜河等10处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工作和非得河、潍河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确保尽快实现出境断面稳定达到Ш类水目标。打赢净土攻坚战。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保障土地利用环境安全;加强收、运、贮防护和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管理,杜绝或减少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医疗废物对土地的侵害;开展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深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地膜减量增效工程,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和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在作风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坚持抓落实不放松,以“重点工作攻坚年”为抓手,努力践行“作风争一流,业绩争一流”,将工作落实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准。坚持一线工作法不放松,完善交办催办督办查办制度,督促环保干部深入一线、直面问题、抓出成效。坚持抓纪律不放松,严格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坚决杜绝门好进、事不办或者群众办事层层设卡等不良现象。

在改革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优化配强改革创新力量,完善改革创新工作机制,以环保法律法规为准绳,尊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在精准执法、精细监管、精确服务等方面取得新提升;着力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新闻推荐

整装待发 梦想起航

□本报记者孙孔嘉通讯员管卫青春满山河际,逐梦万里时。伴随着徐徐春风和朗朗的读书声,沉寂已久的诸城市...

诸城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