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大力实施“智汇故土”计划 “三张牌”,破解外来人才“水土不服”

农村大众报 2021-09-14 13:50 大字

如何引导人才回流?昌邑市在全力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育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借力潍坊籍、昌邑籍在外人才的家乡情结,大力实施“智汇故土”计划,从编织引才网络、搭建发展平台、优化联系服务等方面加快构建“凤还巢”工作体系,先后成功回引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在外高层次人才。

打好“感情牌”

开辟引才“快车道”

2018年以来,昌邑市正式实施“智汇故土”计划,对在外本土人才开展常态化跟踪走访、联系服务。一方面,建立健全在外人才台账,实时完善在外人才基本概况、个人诉求、回乡意向等详细信息,由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市教体局和镇街的分管同志担任家乡亲情联络员,及时通报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关怀。

另一方面,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等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广泛设立驻外人才联络点,聘请德高望重、在专业领域有重要影响、掌握一定人才或项目资源的昌邑籍在外专家担任引才大使,建立“昌邑乡音”微信交流平台,经常发布家乡产业信息、招才引智政策和投资创业等服务信息,定期举办“昌邑籍在外人才(大学生)家乡行”系列特色招引活动。2018年以来,先后举办家乡行系列活动30余场,吸引1200多名人才参与,回引700余人。

“吸引本土人才回乡创业、奉献桑梓,较好地克服外来人才‘水土不服’弊病,实现了本土人才和家乡在情感、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和行事方式等各方面的‘无缝衔接’。”昌邑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好“培育牌”

搭建用才“大舞台”

栽好“梧桐树”,更要种好“产业林”。如何让返乡人才振翅高飞?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有一批与人才专业匹配度较高的产业平台,有一片颇具前景的职业发展空间。

近年来,昌邑市注重发挥人才平台“磁场效应”,规划建设“一体两翼、三链融合”的人才创新创业智谷,打造高新技术项目集群研发和高层次人才聚集的“昌邑智谷”。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实施“一产业一研究院”计划,加速人才集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2018年以来,先后创建潍坊市级科研平台63处、省级科研平台13处、招院引所27处,为“金凤凰”搭建好振翅高飞的大舞台。

打好“服务牌”

构筑留才“强磁场”

引来“千里马”,更要服务好。

近年来,昌邑市不断优化升级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和工业经济发展的“黄金40条”,构筑起涵盖“创新创业环境优良、引才育才平台齐备、产业发展优势突出、激励政策保障有力”的全方位、全链条、立体化政策体系。严格落实党委联系专家制度,昌邑市级领导、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镇街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联系1名专家人才,“点对点”联系服务,帮助解决问题170余个。在省内率先搭建“邑办理”电子证照共享平台,打造不动产登记全省最快“一窗受理20分钟”办理速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规划人才公寓200余套,84套已达到拎包入住标准。加快科技人才金融服务创新,组建人才发展集团,探索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优化“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扶持方式,用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入,为种子期、初创期的人才项目“雪中送炭”。

“未来,昌邑还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资源。”昌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陆振伟介绍。

农村大众报记者任治安

通讯员王鲁兵张学健

新闻推荐

龙池镇:加强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窦浩智通讯员许丽娟)近年来,昌邑市龙池镇以建强青年人才党支部为突破口,构建起...

昌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邑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