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扎实工作显成效再接再励迈大步

安徽法制报 2016-10-20 00:00 大字

编者按

5年来,铜陵市将培育全民法治理念作为法治铜陵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一以贯之地予以重视和坚持,并确立了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的新思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铜陵特色,构建了“需求、研判、反馈、供给”的法治宣传服务链。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让法治精神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建立三级政府法律顾问体系,创建5家省级依法行政先进单位,依法履职的政务环境愈加有序;百名法官服务百企,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巡回立案,加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公平正义的司法保障愈加有效。法治实事为“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法治成果广泛惠及民生,走出普法与善治相互促进的良性路子。日前,铜陵市被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表彰为“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这是继2013年荣膺“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后,该市法治建设获得的又一“国字号”金名片。本版实录该市4地司法局的具体做法,展现基层司法战线风采,以此窥视该市司法工作全貌,宣传成绩,鼓舞人心,再接再励,争取新的更大的成绩。

突出重点创新教育

铜陵市枞阳县司法局局长王武根

“六五”普法期间,枞阳县普法工作扎实开展、开拓创新,“六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县人大常委会决议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法治宣传教育在保障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五”普法期间,首先抓工作重点,一是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各地各部门普遍建立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县委党校将法治课列入必修课程,县人大常委会对提请任命的干部实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力促党员领导干部增强依法执政的素质与意识。二是以公务员学法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县政府法制办公室每年举办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班。三是以守法诚信为目标,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采取法制讲座、法治论坛等方式,广泛宣传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是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五是以提高全民法律素养为根本,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居”活动。

抓工作创新,努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一是充分发掘传统媒体潜力。在枞阳县政府网、枞阳在线、枞阳先锋网等县内网站,开设《信息公开》、《警钟长鸣》等栏目,各地各部门也在其网站上开设专栏,公开办事流程,宣传法律法规,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法律知识。政法各部门在《枞阳新闻周刊》开设专栏,并筹资建设法治宣传一条街、大型户外普法公益广告等固定阵地,将法治宣传纳入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统筹建设。二是积极发挥新兴媒体作用。开通我县新浪、腾讯官方普法微博,发布法治信息,与网友互动交流,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三是着力打造“江淮普法行”品牌。开展“普及行”、“宣传行”以及“督查行”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四是开展公民旁听庭审活动。组织青少年、公务员等参加旁听庭审,强化普法教育针对性,实现了“审理一个案件、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群众”。五是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在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阵地,开展法治主题公益讲座、专题书画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县文广新局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乡镇和村居阅览室配备法律书籍,供群众免费借阅。县美丽办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法治文化纳入规划,积极探索注入法治元素。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通过建立基层法治文艺队伍,深入乡村、社区,让身边人演身边的事,组织开展法治故事征集、文艺汇演、电影巡演、书画展览等活动,播放普法栏目剧365集,有14副书画作品入选安庆市首届法治书画展,1幅漫画作品获得“法润江淮·共筑美好安徽”法治漫画、故事、微视频作品征集大赛二等奖,1件法治微视频作品和3幅漫画获得优秀奖,把法治文化元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

“七五”普法工作中,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有力监督下,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努力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一是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坚持把宪法学习宣传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二是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全体公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三是切实加强重点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推动全体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四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使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五是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充分发挥依法治理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六是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和普法责任制,积极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

内容上求深、形式上求新、效果上求实

铜陵市义安区司法局局长路月晴

铜陵市义安区普法工作坚持在普法内容上求深、形式上求新、效果上求实,构建了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为全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组织保障坚强有力。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并把普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一起部署、一块检查、一并落实,在工作运转上充分予以保障。每年制定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区建设工作意见,推荐重点普法目录,出台普法骨干培训计划,对各专业法的普及,实行“谁执法谁普法”制度,抓好落实督办。

学法用法成效明显。一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实现制度化。建立健全四大班子会前学法制度,安排区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不少于4期,严格执行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制度,区依法治区办则每年统一组织开展全区领导干部法治培训活动,强化干部法治教育。二是公务员学法用法步入规范化。无论是公务员初任培训、在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还是行政执法部门专业法律法规学习等,我们每年都要把法律知识列为重要内容,明确学法内容,制定学法计划,每年度组织全区近千名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三是青少年普法教育多样化。以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重点,以法治副校长为主导,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平台,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定期上法治课、不定期举办法治报告会、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做到法治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四是企事业主管学法用法力求专业化。在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五是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民的法治宣传教育做到通俗化。我们每年利用元旦、春节以及“三月三”农村庙会期间,组织相关部门以及普法志愿者开展“送法下乡”和上门送法活动。

普法活动有声有色。近年来,义安区积极培育普法新亮点,使普法工作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在创新中呈现活力。一是创新工作平台。区政府一次性投资40万元建成的法治文化长廊,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进一步扩大了法治宣传工作的社会效应。大力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在全区多个示范自然村的“文化墙”融入法治文化元素。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利用“江淮普法行”、“12·4”全国法治宣传日的品牌效应,不断丰富“法律七进”活动新形式,适时开展以新出台的法律为核心的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每年持续在区文化广场举行大型宣传活动,通过专题法治广场文艺演出、法律知识有奖竞答等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一份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大餐”。三是创新普法阵地。注重巩固传统普法阵地,积极开拓普法新方式。在内容上,既有动态反映,又有静态说明,做到在报刊里有专版、电视里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街头巷尾有标语。在方式上,既设立“热线”又依托“网络”,“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专门安排社会律师值班,为群众答疑解惑。区政府相关部门还依托网站,建立法治宣传网页,将最新的法律法规信息和全区普法动态在第一时间更新到网站,传送到千家万户。在主体上,既“结对”又“帮扶”,近年来年来,共开展法律结对帮扶活动百余次,不遗余力地倡导法治理念。

“七五”普法期间,我局一是力求在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上取得新成效。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区各单位学法用法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力度。二是力求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方式上取得新突破。积极推动“互联网+法治宣传”工作,努力探索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力争在普法理念上有新突破,在方式方法上有新举措,在工作实效上有新进展。三是力求在基层法治宣传教育上取得新成绩。进一步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强化农村基层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治文化纳入乡村行动,将法治元素融入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培植富有区域特色的法治文化亮点,大力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三三工作法”凸显普法成效

铜陵市铜官区司法局局长郎大玲

“六五”普法期间,铜陵市铜官区司法局扎实开展全民普法活动,不断创新普法举措,在全区推广实施了“三三工作法”,即三种形式、三项措施、三个重点,努力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全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办事能力逐步提高,广大群众法治观念、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三种形式”拓宽法治宣传渠道。一是法宣途径有创新。针对全区机关领导干部、普法骨干、农民、社区居民、企管人员等,举办法制宣传活动130余次,展出宣传板报300多块,更新宣传栏300余期,悬挂宣传条幅1500多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140场次,组织旁听庭审20余次,受教育达56000余人。二是法治宣传有创新。充分利用“三八”妇女维权周、综治宣传月、江淮普法行、“12·4”国家宪法日等重大节假日,通过大型广场宣传活动、主题讲座、知识竞赛、播放法治宣传电影等形式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三是宣传资料有创新。印发法治宣传袋2000余个,法治宣传扇500把,宣传资料80000余份,印制法律汇编20000余册。“三项措施”构建法治宣传新格局。一是组建普法讲师团队伍。聘请16名具有丰富法律知识和热心普法公益事业的公安民警、法官、检察官、法律服务工作者组建了区“六五”普法宣讲团,开展各类法治讲座、宣传、咨询等,教育群众达上万人次。二是组建普法志愿者队伍。充分动员思想好、作风正、热心法制宣传工作的机关干部、离退休人员、在校学生,鼓励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学校教师和农村“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退伍复员军人)加入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定期通过法律知识讲解、典型案例剖析、专家专题讲座、骨干现身说法、言传身教等方式对普法志愿者进行培训。三是新建法治宣传阵地。“六五”普法期间,提高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的建设质量和覆盖率,先后建成朝阳法治文化广场、滨江法治文化广场等4个法治文化广场、4个法治文化长廊、50个社区法制宣传栏、18个法律图书角、4个法治超市。“三个重点”形成法治宣传新常态。一是重点区域。分别针对拆迁安置点、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周边、农民工集聚居点等,及时为广大群众讲解相关政策法规,培养广大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俗。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广场宣传12次,重点项目建设法制讲座20次,免费法律体检25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50次,编印“法律进重点项目建设”法律法规1000余本,《法律进企业相关法律法规汇编》3000余本。二是重点对象。针对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工、企管人员等,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方式,逐步提升各类人群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三是重点内容。大力宣传促增长、保稳定的法律法规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全区普及《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30部,印发宪法宣传册2000余册。

通过法治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民主决策、依法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工作质量与效率不断提高。广大公民学法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形成。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能力不断提高,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七五”普法期间,我局将继续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普法工作,特别是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的监督和考核。积极推进青少年、城乡居民和企业管理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完善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推动区直有关部门履行普法责任,在对本系统做好普法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普法。结合“江淮普法行”、“12·4”国家宪法日等系列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加强利用新媒体普法工作,建立完善普法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加大新媒体普法内容原创力度,提高社会关注度。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高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的建设质量和覆盖率。

筑牢法治文化阵地强化法治文化建设

铜陵市郊区司法局局长裴学明

铜陵市郊区司法局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全区民主法治建设水平,为建设和谐幸福郊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局首先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紧紧抓住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平台创建活动。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基本建成了一批优秀的法治文化宣传平台。截至“六五”普法结束共建设法治文化阵地14处,其中法治文化广场8处、法治长廊5处、法治文化一条街1处。一是立足资源整合,构建“公园式”法治文化阵地。

依托绿地、广场等各类现有公共资源,加入“普法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漫画墙等法治元素,打造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二是立足本地特色,拓展“个性化”法治文化阵地。积极拓展法治宣传思路,将法治文化与本地传统文化、行业文化、群众文化有机结合,培育具有本地区文化底蕴的法治文化宣传载体。三是立足群众需求,筑固“实用化”法治文化阵地。以贴近群众需求、融入社会生活为出发点,着眼于人群聚居区,以全区中小学校园、居民小区等为基点,通过建立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等,广铺法治宣传覆盖网,高密度经常性普及与居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起浓厚的学法、用法、守法氛围。四是立足典型引领,打造“标杆式”法治文化阵地。着力发挥郊区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建设作用,通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带动全区法治文化建设,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全区法治文化建设。

注重实效,推进“流动型”法治文化阵地广渗透。我区坚持利用重大节假日、3·15消费者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有利时机,到公共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选派业务功底扎实、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宣传志愿者等深入乡村、集市、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法治宣传和服务活动,为群众答疑释惑。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作用,打造功能互补、覆盖面广、富有效率的法治文化宣传体系。注重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积极探索开展新媒体普法,充分运用互联网、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传播法治信息,进一步丰富了全区法治文化形式和内容。

找准抓手,注重结合,不断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持续发展。一是把法治文化建设与全区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二是把法治文化建设与“坚持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工作相结合,全区各单位在下基层开展群众工作的同时,参与法治宣传、参与法治文艺演出、参与培养法律明白人、参与法律咨询活动、参与举办法治讲座等活动。三是把法治文化建设与“法律七进”工作相融合。以“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践行法治文化,开展法治征文、法治演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把法律送到机关、社区、农村、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大力弘扬法治文化。与民间文化相融合,将法律知识、法治文化通过书法、对联、漫画等形式进行展现。与行业文化相融合,结合效能建设、学习型机关建设,组织开展学法专题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运用文化的教化、塑造与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机关文化氛围。

2016年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的开局之年,郊区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着力推动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新水平;继续加大法治文化建设力度,使郊区增加法治元素、建设更多法治文化阵地的规划方案得到落实,适时更新法治文化一条街、led显示屏、宣传栏等法治宣传阵地内容,建设完善郊区普法微博、铜陵郊区普法微信等宣传平台;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着力加强重点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学法用法水平,促进全民普法,扩大覆盖面。

新闻推荐

铜陵两名村组长骗取青苗费被起诉

据安徽商报8月1日报道铜陵县顺安镇某村两位村民小组长,骗取青苗费共计2万余元。“打点”各位村民时,结果因分赃不均,导致10余名联名举报。7月30日,记者获悉,两名村组长因涉嫌诈骗罪已被移送起诉...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