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基地促就业
■ 本报记者 何 明本报通讯员 谢高洁 李曙
近日,记者来到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香菇大棚,艾兴国正在棒料机前指导工人制作菌棒。他告诉记者,香菇刚刚采摘过,新一茬香菇预计几个月后就有收益。艾兴国是种植大户,早年在江浙一带做药材生意,偶然接触当地一些香菇种植企业,香菇规模化种植和市场行情很快吸引了他,考虑到家乡种植条件良好,艾兴国回乡创业,打造自己的香菇基地。
水龙村负责人介绍,艾兴国流转了140余亩土地,注册成立一家生态农业公司。初期,启动资金有限,他利用当地毛竹资源,建了36个大棚种植香菇。 “开始时,技术上出现难题,菌棒木材的选取粉碎、菌袋制作、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出菇期管理等环节看着简单,实际上要有真本领。通过朋友介绍,我请来几个专业技术人员,向他们学习栽培技术。 ”艾兴国说。
此后,艾兴国的香菇产业越做越大,并带动百余农户参与生产,解决了就业问题。据了解,2014年,艾兴国香菇产量15万多公斤,收入达200余万元,并占据当地近70%的市场份额,目前,公司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随着市场需求增大,现有基地规模有限,我们销售基本以供应本地为主。一般10月、11月是香菇采摘高峰期,每月能采摘香菇2万余公斤。 ”艾兴国说。
艾兴国计划引进香菇加工设备和技术,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建设集种植、采摘、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林春生)“低保户残疾人盛涛需要一台收音机、困难户心脏病患者高宝红需要血糖仪……”6月26日,记者在铜陵县五松镇万鸡山社区看到一张列有90项内容的“微心愿”统计表。据社区党委书记姚...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