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历史之沉淀文化之经典——写在《“龙城画派”萧县书画先贤翰墨史料集》出版之际□祖爱民

拂晓报 2016-08-31 00:00 大字

《龙城画派——萧县书画先贤翰墨史料集》是一本好书,近日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文化之经典,是书画艺术界的重大事件。萧县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既丰富又深刻。本书记载了萧县一代代书画家艺术的成长和所取得的成就。

一个地方的百姓物质生活富足,可以做到,若同时让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而深刻不容易做到。早些年我们笑话那个深圳,高楼林立的外貌,掩饰不住的是文化沙漠。那里没有像样的文化人,文化现象。即使后来从外地走入一些画家、书法家、作家等艺术家,根基上成不了气候。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木心先生有语:“一个没有文化的富国,等于肥胖的白痴。”叫我说来若是一个地方有文化高度便是最有希望的地方。文化是一种风度,文化是一种灵魂,文化是一种对物质世界的思考。

尼采:“现代文化是一件披在又冻又饿的裸体上的一件彩色衣服。”在包装盛行的当下,艺术已远离了事物核心。从事艺术的人心灵要真城、干净,才有可能提升文化高度,在平静中享受艺术的美妙。正如《大学》言之: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人们知道物质重要,更应该知道精神上的高贵和风度的优雅比物质更重要,金钱不是终极目标。若没有精神向往,对生命的深刻关怀和文化思考,即使埋在金山里,只能是养得臃肿肥硕的平庸社会。

一个地方,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萧县的书画艺术丰富而历史悠久,上古时期的陶器、玉器、青铜器上的造型纹饰,汉代大量画像石刻艺术,充分地传递出我们的先人早年生活的场景和精神向往。

一个地方的人民应该清楚自己的文化,应该了解自己的文化特色,尤其是文化积淀,这样才能利于传承,在普及的基础上深化,在发展中提升。我们萧县的书画艺术就是在一代代的耳提面命中成就了“龙城画派”,构筑着用最少的笔墨语言叙说着阳刚正大,豪迈奔放的精神情怀。追求雷霆万里、江河奔流,山川壮伟之浩大气象。

“龙城画派”这本已故先贤翰墨史料集的出版,表达了我们的心声。先贤们所开拓的艺术风范成为后人永远分享的涓涓甘露,是我们艺术成长最不或缺的源头。好书一定要读。读书,读好书,好书记载着人类成长的灵魂。

《龙城画派——萧县书画先贤翰墨史料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这本书集李苦禅、李可染、刘海粟先生的题词,吴孝桐、黄世华等先生撰写的序文。其内容分为四部分,古贤遗墨23人。大师墨韵7人,俊彦丹青27人,部分书画家年谱15人,近200张图片,57位人物,有些古代先贤由于时代久远,查找资料费时费力。近代人物,生前长期在外地工作、生活,多次天南地北地寻根求源,以再现历史的真实。本该政府完成的文化工程,丁再彦、黄世华先生自筹经费,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份厚重的文化经典。这本典籍的出版问世,展现了萧县书画艺术的发展体系,“龙城画派”的风格特点,人文情怀,精神气象。以最少的笔墨,泼辣豪放,酣畅淋漓的表现手法述说着生命的炽烈和鲜活。

本书首先介绍的刘歆。刘歆,西汉经学家,文献学者刘向之子,目录学始祖,创有数学。章太炎说:“孔子之后的最大人物就是刘歆。”翰墨史料依次记载,南朝的刘裕及乾嘉时期的吴作樟为旗手的文人书画团队;二十世纪的王子云先生作为盟主,带领一批批青年学子走向全国,乃至海外;七八十年代书画艺术的风起云涌。体现了先贤们一个个倾其心力,数十年的坚守才成就了“龙城画派”。

若说汉代大量用錾子在石头上刻凿出来的图像,是“龙城画派”的第一个高峰的话,那么乾嘉时期是用笔、墨、水在宣纸上的书法绘画便是第二个高峰,上世纪至七八十年代继之当下,书画艺术的普及在萧县城乡遍地开花,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口小儿,可谓家家爱书画,人人说丹青。

“龙城画派”是我们前辈的文化精英的心灵结晶,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作为后人,要虔敬地继承先人留下的瑰宝。在他们铺垫的艺术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张扬歌颂美好的生命。

新闻推荐

网逃被劝投警方追回12.5万被骗款

8月25日,萧县公安局黄口责任区刑警中队民警通过多次细致、耐心的劝投工作,成功将历年网逃的张某规劝自首,破获1起合同诈骗案,追回被骗钱款12.5万元。家住王寨镇的张某与常某相识多年,二人曾一起做过工...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