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学院高昊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拂晓报 2021-12-31 09:32 大字

本报讯  12月30日中午,在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21岁的宿州学院学子高昊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他捐出的28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随后被送往患者所在医院,用于挽救一名11岁的小男孩。高昊成为宿州市第20例、安徽省第386例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

高昊是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级通信工程班学生。2018年1月31日,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教师杨杰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成为安徽省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高校教师。2018年3月,杨杰老师在宿州学院机电学院成立了“三献”志愿服务队,高昊当时就加入了这个队伍,并在同年10月的一次团体采血现场留下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高昊加入宿州学院机电学院“三献”志愿服务队后,看过很多因为紧张导致晕倒的献血者,也听过配型成功后怕家人担心、瞒着家人义无反顾捐献的志愿者。他们每一次坚决的伸出手臂、坚持到底的努力,让高昊感受到了人间温暖,也更加坚定了捐献的决心。

2021年3月,高昊在与患者初配成功后,就一直做着捐献前的准备。4月20日,高分辨检测结果分析判定供患双方全相合。但患者因为身体情况较差,移植医院给出了暂缓移植的通知。高昊知道后委托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转告患者小朋友:“咬咬牙,顽强些,我陪你一起坚持下去,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病魔。”

12月8日,高昊终于等来了可以捐献的消息,并于12月25日入院。在住院准备的5天里,高昊每天注射2针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用于把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周围以方便采集。虽然有点腰部酸疼的症状,但是比起挽救一个生命来说,他觉得这点短暂的疼痛不值一提。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可用于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症等恶性疾病。在我国,仅白血病一项年发病率就高达十万分之四,其中大多数为35岁以下青少年和儿童。而造血干细胞非亲缘配型成功率极低,仅有几万到几十万分之一,因此,很多患者都在等待中死去。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宿州市自2008年启动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宣传动员工作以来,已经有300余人入库。此前,宿州市已经有19人成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高昊是宿州市第20例(同时也是2021年第7例)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

(文/本报记者 王云 图/王磊)

新闻推荐

城市更新撬动片区开发推动宿州经开区产城融合发展进入新里程

城市更新撬动 片区开发推动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