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构建“党建+”模式深化学习教育效果
本报讯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灵璧县紧密结合实际,运用“党建+”思维,强化党建意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有力深化了学习教育效果。
党建+文化,汇聚社会“正能量”。大力实施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书香文化、道德文化四大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力、融合力、感染力作用。开设革命传统大讲堂,开展革命传统主题晚会、革命题材作品展、“红色电影展播月”等活动;举办中国灵璧钟馗廉政文化研讨会,打造钟馗廉政文化基地和两个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灵璧县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中心;开展“书香灵璧阅读季”、全民读书月、“书香支部·好书共读”、经典诵读、“书香之家”评选等活动,成功创建1个全国“书香之家”、11个安徽省“书香之家”;定期开展“灵璧好人”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举办颁奖典礼,涌现出国家、省、市级道德模范、“中国好人”70多人,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
党建+经济,注入发展“新活力”。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探索把支部建在项目一线,发挥临时党支部作用,推进产业招商和项目建设。结合“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活动,在建设美丽乡村、征迁拆违、秸秆禁烧、扶贫攻坚等主战场,成立735个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坚组,冲在一线、攻坚克难。在全县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重大事件推进和处理过程中,开展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等次确定和奖惩的重要依据,树立注重实绩、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党建+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落实好每月例会日、学习日、活动日,组织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结对帮扶、民主议事、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温暖关爱等活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360多个,广泛开展“送技、送医、送戏、送策、送法、送贷、送爱”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830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1290多件。推行以年度承诺为基础、实事承诺为主体、双向承诺为依托、专项承诺为补充的“四位一体”公开承诺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党员干部共公开承诺事项46200余件,完成承诺41600余件。
党建+脱贫,夯实小康“奠基石”。建强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党组织带头人、扶贫工作队、农村党员“四支队伍”,7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由1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担任脱贫攻坚第一书记,组建了73个扶贫开发驻村工作队,安排19名年轻干部挂任乡镇专职副书记,选拔94名年轻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组织党员干部与22955名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大力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脱贫攻坚9大工程。今年以来,全县92个精准到户扶贫项目全部开工,已完工项目40个;其中仅光伏发电项目投资4536万元,带动15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
党建+互联网,服务管理“信息化”。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干部教育在线等平台作用,把握党员教育需求和特点,整合教育资源,提供大量选学内容,引导广大党员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扩大教育覆盖面。建立微信群150个,其中流动党员微信群80个,通过实时发布党建工作阶段性重点任务,动态掌握农村党员流动情况,及时传达上级精神、通报重大事项、组织上好网上党课、开展志愿服务等,为农村党员管理注入新活力。建好用好“抓党建促脱贫”移动纪实系统,实行在线签到、工作情况即时报送,规范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双包”单位的管理。(赵国树 本报记者 杨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近日从全市10月份工作任务调度会上获悉,今年10件惠民实事已取得较大进展,各有关责任单位正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确保年底前圆满完成任务。新建改建一批公交停保场,新增一批纯电动公交车,新...
灵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