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先行区的“先行者”——砀山县薛楼工业园以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引领四化同步的调查

拂晓报 2016-09-02 00:00 大字

编者按

《中共宿州市委  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全市各地积极行动,掀起了建设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热潮。砀山县薛楼工业园以农业现代化为突破口,秉持“产园融合、三产融合、城乡融合、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的总体思路,把农业现代化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破解农业现代化难题的载体,把工业化作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撑,把农民的组织化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组织化融合发展上开展卓有成效的探索,走出一条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农村改革发展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路径。薛楼工业园的发展经验具有典型性和可复制性的特点,为宿州市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市委政研室

砀山县薛楼工业园,地处砀山县最南端,与河南夏邑县、永城市接壤,成立于2008年8月,由原黄楼乡神湖村和砀山县苗圃场合并而成;2012年2月,将关帝庙镇所辖的5个行政村划归园区;2014年,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基层组织进行调整,组建了清河、利民、便民、神湖4个社区,总人口3.4万余人,面积55平方公里。先后被批准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是皖北地区重要的板材产业基地,是全市现代农业和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区基地、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5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在砀山县居于前列,经济总量55亿元,是全县13个乡镇中后八位乡镇的总和;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6.6亿元,占全县比重的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占全县比重的13.6%;完成财政收入5300万元,同比增长14.4%,超全县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14139元,高于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4804元,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社区全部建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成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支部23个,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如今的薛楼工业园,“田头”尝到了“甜头”,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人”变成了“能人”,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乡村”变成了“香村”,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极大增强了先行区可持续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

一、以农业现代化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薛楼工业园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以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农民“进二进三”。

(一)立足农业资源推进工业化发展。围绕杨树种植传统优势,以神农、新林源、金穗等龙头合作社为载体,集中流转土地4320亩,建成良种繁育、中药材、苗木基地4000亩。目前,园区流转土地1.4万余亩,占耕地面积的35%。林业基地建设正日具规模。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园区实际、体现园区特色的发展之路,确立以板材加工、家具制造为首位产业的发展方向,在重点突破中实现产业化的整体推进,园区从起步的30家板材初级加工企业,发展到现在聚集了中林、佳华、汇金、浩良、虹翔等35家规模企业和100多家小型企业,培育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初步形成板材加工的产业集群。围绕粮食种植和养殖优势,大力发展粮食加工、特色种植和养殖,探索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现有种植养殖家庭农场40余家,主要养殖猪、牛、鸡等,林业、农业、农机、特色养殖、食用菌等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30家。在园区神湖二路两侧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园,引进一批台湾小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和品牌效应。农业产业化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园区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围绕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机械加工产业。随着板材和食品精深加工产业的集聚,由此形成机械加工等辅助产业,构成产业链条的拓展。在全民创业园三期逐步形成机械加工产业园,既服务于园区产业,也初步形成技术和产品输出。目前,园区已经形成以“木材加工、粮食加工、机械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产业门类。其中,木材加工业经济总量在33.6亿元,吸收当地用工6500人(含外省务工人员近2000人),人均月工资性收入2560元;粮食加工业经济总量在1.6亿元,吸收当地用工210人,人均月工资性收入2300元;机械加工业经济总量在1.5亿元,吸收当地用工340人,人均月工资性收入2700元。已培育熟练的产业工人3580人。

(二)立足改革创新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成立5个农民相关经营实体,成立1家农业果蔬专业联合社,新注册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28家(包括养殖类、种植类,其中神农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林业示范社的称号),一批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发展壮大,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根据本地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设施农业,建设钢构大棚43个,每个社区建成200-300亩设施农业精品园,发挥精品园的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作用。春盈果蔬专业联合社250亩的钢结构大棚油桃已经发挥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小麦良种繁育,以黄楼原种场的技术优势为依托,以毗邻黄楼原种场的沙河村为基础建设基地,培植、繁育小麦优良品种,目前已形成2000余亩的繁育良种基地。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已申请注册成功“彩恒”等2个农副产品商标,“牛奶草莓”“水果萝卜”已成为远近知名的拳头产品和畅销产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围绕“三河”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抓“水产业、养殖业”,建立精品水果带,“观光园”“绿荷红花观赏园”“自摘园”努力打造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绿色旅游观光初具雏形。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巡礼

国之大计,教育为先。新学期伊始,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场景。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之声”!四次党代会以来,宿州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负重爬坡,弯道赶超...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