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邹渠下午平昌县灵山乡民意村育太水产专业

四川日报 2012-10-07 17:44 大字

□本报记者 邹渠

9月23日下午,平昌县灵山乡民意村育太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育太来到水塘边,开动放在塘边的投饵机,给鱼喂撒饲料。在外面养了30年鱼的冯育太今年是第一次在家乡养鱼。“以前我们这里是旱山村,连种稻谷用水都困难,更不要说养鱼了。”冯育太说。

村支书陈怀峰介绍,以前全村2000多亩土地,只有7口山平塘。贫瘠干涸的土地留不住人,许多村民外出打工,村里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去年,该村通过竞争立项,成为小农水建设重点村。县上按照集中成片的原则,在民意村安排中央财政“小农水”项目资金342万元,并整合安全饮水、水保、新农村建设、农村交通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1850万元。为建设实施好项目,村民和业主又投入708万元。

经过打造后,民意村焕然一新,整治新建22口山平塘,新建渠道67.5公里,新建蓄水池13口,建囤水田330亩,集中供水工程1处;新建村道公路13.4公里;庭园改土工程建设标准农田500亩,新建巴山新居聚居点3个526户。

今年雨水多,虽然部分屯水田和山平塘到8月才竣工,却把水关得扑沟满沿。“全村新增及恢复水方36.3万立方米,新增及恢复灌面1130亩。”陈怀峰介绍:“上级在民意村安排了水产业,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不少村民开始搞起水产养殖。”

冯育太回村后,召集110户村民,成立了水产专业合作社。8月,合作社在塘、田里投下10多万元的鱼苗。“既有常见品种的鱼,又有中华大口鲢、黄颡、甲鱼等,且全部是生态养殖。春节前后,就可以卖了。”冯育太边喂鱼边说。

不仅是平昌,小农水整治正在全省各地进行。9月22日下午,记者在蓬溪县天福镇茶房沟村看到,浅浅的小山丘间,是一湾湾稻田,稻谷刚收获不久,村民们正在田里清理,准备种植油菜。

耀眼的秋阳下,记者发现田边用水泥六棱块衬砌,田坎顶上全部用水泥硬化,与以前的土田坎相比,结实多了。70岁的村民唐道锡在田里清理稻草。他告诉记者,这些田坎硬化工程是去冬今春搞的,栽秧前完工,全村1200亩田坎都这样做了。“这项工程搞得好哇,不仅能保水,还能保田。十几天前的洪水,将田全部淹完了,若不是这些硬田坎,这湾里的田会全部被冲垮。”

村干部告诉记者,茶房沟村去年开始的小农水建设共新建整治渠道10多公里、山平塘11口,新建蓄水池26口,村里的1200多亩稻田全部整治。“整治后的稻田高坎深沟,把稻脚亮出来,今年没发生稻瘟病,全村平均每亩水稻增产100公斤。”

[延伸阅读]

小农水解决大问题

“最后一公里”的短缺卡了四川省农村水利的“脖子”,近700万亩灌面因有水无渠得不到有效灌溉。2009年,四川省启动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同时抓住中央启动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契机,大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截至目前,通过竞争立项,四川省先后确定85个县列入重点县建设范围,覆盖了四川主要粮食生产县。

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中,四川省按照“民办公助、一事一议”的原则,在竞争立项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以小农水工程建设“自主实施”为核心,为还小农水工程的“所有权、建设权、使用权、管理权”于民创造了条件,调动了群众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2009-2011年,四川省前三批72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共完成专项总投资54.72亿元,建设渠道近2万公里,整治塘坝1.5万口、堰闸874座,改造提灌站1008处,新建蓄水池2.2万口。项目实施后,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56.9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2.4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5.85万亩,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群众增收,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新闻推荐

有意见来管理平台“拍砖”

遂宁市依托2000多个站点,搭建联系服务群众的网络平台——□本报记者张岚陈岳海“帮扶群众,请先调研,再采取措施!”“我们要看明细表。”点开“遂宁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管理平台”,可以看到...

蓬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蓬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