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高三语文组老师点评“同写高考作文”习作 还不错 认识高度和广度待提高
每年的高考作文必是重头戏。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已过了40个年头。每一年高考作文题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印记。昨日下午,本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同写高考作文”的活动,考场之外,也出现了不少颇有新意的高考作文。记者搜罗两篇作文,邀请南宁二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南宁二中高三语文组詹羡老师给予点评,以飨读者。
回顾40年风雨,重振旗鼓向前
——我看高考
武鸣高中高一M44班 蒋青霖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似乎每年的热点问题都不会缺少“六月高考”,确实,在十年“文革”浩浩荡荡来袭之后,恢复高考至今,成了许多人圆梦大学的出路途径。
在当年那个时代,刚刚被“文革”破坏得狼狈不堪的新中国,迫切的需要大量人才去重塑一个充满生机的华夏大地,于是,高考的“复出”也就理所当然。如今一位身处名校的教授回忆77年的高考,始终感慨万分:“当年读书人,学生在之前的灾难中受到了沉痛打击,他们都需要一个舞台去证明自己。高考不得不说是一个好出路。怎样上大学?参加高考。怎样找一份工作?参加高考。怎样回报祖国建设祖国?参加高考。”
如今风吹雨淋,日晒风霜,高考在风风雨雨中已经走过了40年的时间。在跌跌撞撞、磕磕绊绊中,也在不停地顺应时代潮流与需求进行自我调节。然而也引来了很多人的质疑。
有人说当代中国的应试教育泯灭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高考、中考的存在则像一条鞭子,“鞭笞着一个个学生不得不去接受应试教育”,使得他们变成一个个只会学习的死板的学习机器。反观美国等发达国家,则是开放是学习,才应值得推崇。
在历史学、政治学中有句话说的很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今中国,虽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虽在飞速进步,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们仍旧仅停留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而经济发展制约着科技进步、教育投入的多少。与此同时,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中国正如求贤若渴的曹操,迫切需要吸收新鲜血液,需要更多的才子能人去推动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国家进步。在古代,最初的考试选举是由贵族子弟担任,或是世家举荐。至秦汉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衍生,仍旧未给贫困的读书人带来多少机会。直至唐朝时才真正给了全天下学子一个一跃成名的“龙门”。一步步走到今天,演变为今日高考,它给的是一个机会,一把钥匙,一份成功。对于多数普通人而言,甚至于一些有志之士来说,高考是以此证明自己的机会,一个出人头地的时机。
40年的辉煌与成功,抨击与批评,都无法改变高考的重要性。每年6月,各类关于高考的报道不曾减少,甚至有网友整理出年年必备的高考报道与年年都会称本年高考为“史上最严高考”的新闻。在大家阅读后的一笑而过中,也反映出高考模式的僵直化。文理分科为人所抱怨、准考证丢失的麻烦处理等都经常被人扒出来批评一番。然而这是一个进步的时代,是一个不停创造奇迹的时代,是一个无法预知下一秒的时代,高考在经历了40年的磨难后,必然会与时俱进,创造奇迹,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水平,一步步真真正正地将新中国引送至世界之端。
1977至2017,40年的大大小小的挫折与欢乐,还将将高考推向未来无数个40年,培养出无数个人才,带动中国创造出无数个奇迹。在未来时间里,自会带给我们答案。
老师点评
本文文体为议论文,运用了中外对比、古今对比的写法,反思高考利弊,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维,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但文章的语言仍需多锤炼,如题目若修改为“40年风雨来路,乘风破浪向前”会更佳。第一段“恢复高考至今”应改为“高考恢复至今”。此外,第五段的 “秦汉时期”“衍生”“ 直到唐朝时才真正给了全天下学子一个一跃成名的‘龙门\’”“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以及最后一段最后一句的表述都不够严谨,仍需多加锤炼。
建议文章可引用名人名言来提升文采,并运用几个新鲜事例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还可以添加“从某种意义来说,高考……”之类的语句,来避免在表述个人观点时的绝对化。文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尚有所欠缺,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选取人才之路——高考
博白王力中学1612班 高一 廖婉言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的四十周年。高考,是经历了多年的知识教育,证实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我觉得高考这一平台为多梦而贫困生活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好平台。
自唐朝以来,便有了选取人才的科举制。为广大的人民百姓提供了一个能实现爱国精神和实现自己梦想的一个阶梯。假如没有科举制,我国著名的王安石怎得以实现自己的爱国之梦。假设当时没有科举制,广大的才子们哪能随口一说便成诗赋,哪还有欧阳修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爱国诗句的遗留。
故此,古代因为有了科举制,人才可谓济济,现在,有了高考,也为广大学子们提供了实现自己梦想的阶梯。高考——为学子梦想开花浇下滋润的雨露。
现在高考的恢复,社会也多了许多人才,知识分子,为建设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保障。美国的发达,离不开人才的集中的优势。美国正是因为教育得当,资金稳妥,拥有着大批的人才,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电机。中国能有现在这样和谐安定的社会,同样也离不开高考选取人才这个机遇。曾记得能抵得过五个师的钱学森,他以教育为重,深入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找到原子弹自行发明的知识,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现在社会的和谐安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考——为社会的和谐安定烙下坚实的根基。
高考,是人才素质教育,知识开扩的考验。高中三年,相信每位学子都是为了高考而奋斗。我也不例外,说听到高三学哥学姐们那感慨激昂,自信满满的誓言时,陷入题海困惑的我顿然抖擞精神,提起了自己那寒尽的心,打起了那永远睡不够的精神,为自己加油,三年苦读寒窗,只为高考一奋。高考——为心灰意冷的人打下亢奋剂。
高考,恢复了40年。也见证了多少学子们的苦尽甘来,也见证了中国富强起来,东方雄狮站起来的艰辛,也证实了,只有高考,才能为有梦想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假若没有高考,中国能否迅速的发展起来。正是因为有了高考,让人才在知识海洋中吸收知识,再分配到各地,为发展中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假若没有高考,孩子们是否会认真的读书,是否值得知识的重要性。高考,同时也让广大学子们学会了学习,学习了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我觉得,高考既是选取人才,也在淘汰着无用缺乏知识的人。达尔文说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高考只选取有着进取,积极向上的人。为建设社会提供了催化剂,加快着社会的发展。
高考似雨露,浇灌着那学子的梦想之花。
高考似泉溪,滋养着一方文化知识的继承。
高考似大海,包容纳着各方人才,汇集成广阔的地球知识人才。
老师点评
本文文体为议论文,作者通过古今、中外对比,写出了选取人才的重要意义。高一学生能如此行文,表现出了一定的分析理解事件的理性思维,值得肯定。当然,因为是高一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尚未经系统的训练,仍有不少需改进之处。一是应按题目要求补上副标题“我看高考”。 二是论证不够严谨:第二段论证古代科举制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科举制与诗赋、爱国诗篇的因果关系过于勉强。
第三段“美国正是因为教育得当、资金稳妥”表述不够严谨,此处应论证美国选拔人才的方式为好。高一学生有中外对比的思维值得肯定,但提醒广大学子,写好议论文,对时事发表见解时,要提高认识的高度和拓宽认识的广度。第三段以钱学森为例略有不当,应围绕中心论点选取论据素材。第五、六段可以列举几个真实的事例,证明高考提供了公平的平台,选拔了贫困学子进入大学,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也影响了国家的发展,让文章的说理更有理有据。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刘豫)6月1日,由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与南宁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7南宁市歌王大赛暨大明山六月歌圩”,在大明山脚下举行。来自南宁武鸣、马山、上林等县(区)的民...
武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鸣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