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国歌圩文化之乡” 是怎样炼成的? 武鸣县山歌底蕴深厚,传统壮族山歌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

南宁晚报 2014-03-27 02:45 大字

山歌比赛唱山歌

■本报记者 杨芳芳 文/图

如果不曾身处其中,你也许很难体会到山歌对于壮乡人民的意义。提起武鸣“三月三”歌圩,大多数人会立即联想到热闹欢腾的大巡游和扣人心弦的民族竞技。对于喜爱山歌的当地人来说,这更是山歌的海洋,听觉的盛宴。2013年,武鸣县被评为“中国歌圩文化之乡”,能够获此殊荣,与武鸣深厚的山歌底蕴密不可分。

“住”进山歌里

与一般小学不同,在武鸣县太平镇庆乐小学,从1年级就开设了壮语课程,学生们的校服统一是亮丽鲜艳的壮族传统服装。每周一节的山歌课堂,让孩子们学习壮族山歌的古朴音律。作广西壮汉双语教学实验点之一,太平镇庆乐小学成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鸣“三月三”歌圩壮族山歌传承基地。学校组建的“勒庆乐”艺术团,唱响了多部原生态的壮族山歌,名扬区内外。

孩子们尚且对山歌有着强烈的热爱,对于当地中老年人来说,山歌更是如柴米油盐一般,是过日子的必需品。武鸣人宴请亲朋,有“敬酒歌”;男女相约,相见对唱“初恋歌”,唱到爱慕时转为“赠礼歌”,之后再唱“别情歌”,分别时唱“约会歌”……庆祝节日、宣扬国策,甚至买卖商品,都可以用山歌传达。

如今,武鸣每个乡镇都成立了山歌协会。每月29日,县城老年活动中心门前还会举行“月歌圩”活动,吸引山歌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用山歌传情达意,成为每月盛况。

武鸣歌圩历史悠久

“三月三”歌圩是武鸣壮乡的传统节日,因以唱歌为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得名。武鸣“三月三”歌圩的形成,也有着一段长远的历史。1979年以前,歌圩只盛行于乡村民间。1985年起,武鸣县人民政府定“三月三”为壮族歌节,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县城举办武鸣壮族“三月三”歌节活动。

经过精心打造,武鸣“三月三”歌圩具备了越来越高的文化品牌价值。2008年,武鸣“三月三”歌圩入选了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武鸣县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2011年,武鸣县把活动名称从“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扩展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随后,武鸣县被评为“广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及广西首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2013年,武鸣县又被评为“中国歌圩文化之乡”。

山歌越唱越响亮

如今,当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对山歌耳熟能详、出口成章,“尼达妮合唱团”、仙湖镇中桥小学“尼仙湖”、太平镇庆乐小学“勒庆乐”等多支小学生山歌队,就是其中的代表。武鸣壮族山歌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成为传统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承发扬者。

通过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圩,更是将壮族山歌唱响,一批又一批武鸣壮族山歌手走出壮乡、走出国门,传唱武鸣壮族山歌,使山歌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涉嫌超载货车深夜遇到治超队 司机弃车而逃钻进路边树林

部分超载车驾驶室空无一人,司机逃逸躲避处罚沿途有近百辆超载车停在路旁■本报记者王志鹏/文梁枫/图 规定车货总重不能超过55吨的货车,车货总重却达到了120多吨;司机自称只超了10吨...

武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鸣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