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广西新农保如何迈出第一步
本报记者 周红梅
导 读
自治区政府《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指出,今年要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面工作。我区新农保试点工作自2010年初正式启动以来已逾一年,试点县是如何迈出艰难的第一步的?社保养老后,农民真正实现了养老无忧吗?近日,记者前往全国首批、南宁首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武鸣县探访。
农民参保积极性较高
广西应保农民
参保率超84%
新农保是国家对农村养老体系的一次制度革新,打破了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旧观念,也与以前的老农保有着本质的不同。如何让农民吃透政策,看到新农保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参保积极性,是新农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试点工作一开始,武鸣县就将新农保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政府“一把手”工程来抓,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投入专项经费183万元,解决县农保所办公设备、业务经费、计算机网络建设及县、镇两级动员会、培训会、宣传咨询、参保登记服务等费用。为解决人手紧张问题,县政府从30个事业单位中抽调了17人到县、镇新农保经办机构,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障全县新农保工作的开展。
为了让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武鸣县从镇到村(社区)都成立了工作小组,落实目标责任状。各镇新农保工作人员协同社区、村组干部,“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家”,从政策宣传、参保登记到资格认定等各个环节,实行挨家挨户上门“一条龙”服务。“在最后的‘突击月\’,我们一个乡镇就有上百个工作人员走家入户,进行宣讲和服务。”县农保所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为提高参保缴费率,武鸣县还采取了以发促缴、典型示范的做法。该县双桥镇劳保所所长罗仕英说:“一开始很多农民还持观望态度,县里举行养老金集中发放仪式后,一些农民的积极性马上被激发出来,全镇参保率从去年的80%上升到88%,一些外出务工的青年也赶回来参保。”
据统计,2010年,武鸣县应参保33.16万人,已参保28.22万人,参保率85.11%;今年截至9月21日,全县参保27.98万人,参保率84.4%。
“新”“老”政策稳妥衔接
广西新农保制度
“以人为本”
武鸣县双桥镇双桥社区的陶玉群,今年56岁,是农村低保家庭。虽然生活捉襟见肘,但她还是决定每年省出50元参加县里的新农保。“政府的政策都是为我们农民好啊,我现在不仅每个月领上百元的低保金,逢年过节还有社区送来的柴米油盐,将来国家还要给我们发养老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的。”质朴的话语,透露出的正是新农保制度的人本关怀。
根据武鸣县现行的新农保试点试行办法,未满60周岁的参保户,个人账户缴费标准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八个档次,参保人可任选一档。政府给予缴费补贴,计入个人账户,100元档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其中区财政承担24元,县财政承担6元;选择200元、300元、400元、500元档的,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再增加补贴5元;选择600元、800元、1000元三个档的,缴费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50元。
对于农村重度残疾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武鸣县规定,由地方政府每年按最低档代其全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农村低保户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的,地方政府每年代其缴纳养老保险费50元。像上述陶玉群的情况,自己只需每年缴费50元,其余50元由区、县财政按8:2承担。
对于参加了老农保的参保人,武鸣县规定,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并按新农保政策享受相应待遇。
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武鸣县对于享受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的农民,在不降低标准、不损害农村居民既得利益的原则下,妥善做好新农保与这些制度、政策的衔接工作。
但另一方面,新农保制度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如新农保和城市养老保险的对接问题。双桥镇黄凤珍夫妇2009年以前在四川打工,2010年回乡参加新农保后,发现以前企业帮缴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无法转移到县里,“算白缴了吧。”黄凤珍无奈地说。
经办能力薄弱
新农保推广还需“加足马力”
新农保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县里包括借调人员在内也只有5人,却要面对近30万已参保登记人员的工作量,致使一些工作严重滞后,比如材料审核速度慢、录入信息出现错误,系统一些工作流程尚未完成等,导致发放工作中出现发放不及时,甚至重发、漏发、错发,发放不成功等问题。”武鸣县农保所业务员覃永英抱怨。
系统软件的不尽完善,也使新农保工作开展起来效率较低。覃永英说,由于新农保的应用软件尚处于刚启用阶段的简易版,功能不完善,系统不稳定,导致问题频出,如待遇发放人员导出数据无法识别,造成重复发放等。而财务软件方面也存在缺陷,大量的财务工作需靠手工完成,既影响财务报表、管理的准确度,也直接影响到财务的对账、入账和报表上报等工作。
经办机构工作经费不足是又一大瓶颈。据记者了解,武鸣县政府拨放的183万元专项经费只能应付县级启动仪式、政策培训、应用软件培训及部分电脑设备,而各镇并没有专项业务经费,人员不足、设备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基层的信息录入和审核工作。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机构设置不规范、经办人员配备不足、经费投入不足等是目前各新农保试点县普遍存在的问题,亟须自治区政府建立新农保工作业务经费保障机制,将新农保业务经费列入预算安排。同时尽快优化机构编制配置,根据乡镇规模、业务工作量核定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编制人数,解决人手不足问题。
农民企盼提高保障水平
新农保财政投入
还需加大
武鸣县双桥镇的黄凤珍今年37岁,上有年过七旬的公婆,下有正在城里念中专的儿子,由于自己身体欠佳,常年在外打工的丈夫成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去年她和丈夫参加了新农保后,夫妻二人开始每个月共领120元的养老金,同时,给老人的生活费也由从前的每月200元减到了每月150元。
“老人有了养老金,的确为我们减轻了一点负担,但还远不能满足基本生活消费。”黄凤珍说,“就盼政府今后不断提高养老金水平。”
“目前新农保的吸引力确实不大,农村老年人享受720元/年的养老金标准,仅占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358元的13.44%,低于农村低保对象1100元/年的保障标准,无劳动能力的人无法‘保基本\’,多数农民认为未达到期望值。”武鸣县农保所一位负责人表示。
根据目前武鸣县大多数农民选择的100元/年的缴费标准,地方财政每人每年补贴30元,一个20岁的年轻人缴费40年,当他年满60周岁时,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为(100+30)元×40年=52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为5200÷139≈37元,加上基础养老金每月60元,以及缴费满15年后每超一年增加的基础养老金部分和银行利息等,“退休”后他每月仅能领到不到200元的养老金。
“账不能这样算,”自治区社保局一位分管新农保工作的负责人则认为,“随着新农保的深入推进和地方经济的加快发展,中央和地方对新农保的财政支出还会逐步增加,如天等县就决定在国家确定每人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25元。随着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也将逐步向城里人靠拢。”
要逐步提高新农保保障水平,真正让农民养老无忧,必须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以经济实力尚可的武鸣县为例,2010年,全县财政收入愈6亿元,安排新农保补贴资金600万元;2011年,该县财政又安排新农保补贴资金700万元的预算,而且今后很有希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波开篇的话南宁市大力弘扬“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以及“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真抓实干,科学发展,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武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鸣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