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育新苗
周仕敏
船,一艘承载爱的希望之舟;摆渡,一种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
课堂上,他们手执教鞭传播知识;课堂外,他们用竹篙谱写人生。知识的海洋中,他们引领学生走向人生彼岸;求学的道路上,他们把学生安全送到河的对岸。
一名名普通的山村教师,因为教育,以“船夫”老师相称。为了学生,他们无悔地坚持着,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们义务撑船护送学生过河。就是这样一群教师,在江河里摆渡着一个个孩子的希望,一所学校的希望,一个村子的希望……
覃朝缘:
“还是放心不下孩子们”
“你们慢吃,我得走了,晚了怕孩子们着急。”下午1时10分,菜还没上完,60岁的覃朝缘就放下饭碗,匆匆离去。
横县新福镇飞龙小学那爹教学点河对面,覃朝缘正在帮助6名孩子穿好救生衣,检查一遍后,将孩子一一送到一艘水泥船上。“坐好,划船了。”覃朝缘解开缆绳,划动双桨,水泥船载着他和6名孩子向教学点驶来。6分钟后,小船来到150米外靠近教学点的岸边……11年,150米的水面,上万次的往返。
覃朝缘1972年高中毕业后开始教书,1992年从民办老师转为公办老师,在讲台上奉献了近40年。飞龙小学那爹教学点是横县最偏远的山区小学之一,郁江河叉把教学点和下那爹屯分隔着,河面距离约150米,隔河就可以看见对面那所简陋的学校,但要绕水步行到校要多走40分钟的山路,这条河叉成了下那爹屯群众的一块心病,它也阻隔着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2000年3月,覃朝缘从飞龙小学调到那爹教学点任教,成为那爹教学点惟一的教师。在下那爹屯,他发现孩子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过河,家长们或者外出务工,或者忙于农活,很难按时接送孩子。
覃朝缘就借来村民的小木船,每天上学放学往返4次,划船摆渡孩子们过河。2007年,覃朝缘觉得总是占用村民的船不方便,就从自己工资中挤出550元,买了一艘水泥船,每天义务摆渡接送学生。学生最多时有40多人,覃老师要分5至6批才能把孩子送接完。
11年来,一批批孩子长大成人,走出大山,他自己却由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变成两鬓斑白的老人,他把自己人生当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这些山区孩子们。今年7月,覃老师就要退休了。“还是放不下孩子们,退休后,只要孩子们需要,我愿意继续每天义务摆渡。”覃朝缘说。
滕大韶:
“是保姆,更是摆渡人”
13个学生、14年的代课老师、15年的摆渡人……这是一位乡村教师教学生涯的重要片段。坚守深山15年,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武鸣县太平镇上江希望小学安吉教学点惟一的教师滕大韶,用青春、汗水和真爱实现了大山孩子们上学的夙愿。
安吉小学曾坐落在离岸边大约500米的小山头上。1992年,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惟一的教师流失了。为了大山的孩子有学上、有老师教,初中毕业的滕大韶来到了安吉小学代课,一个月工资80元。此后的15年里,滕大韶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是保姆,还是摆渡人。
安吉教学点和安吉屯、六里屯、古枫屯隔着一条宽20米的西云江,这条江成了3个屯的孩子往返学校的拦路虎。以前,家长们每天都早早地把孩子送过河才去干农活,下午放学前赶到河边接孩子回家。但遇上雨季,西云江的水上涨,有的家长就没法送孩子上学了。每逢下雨,山路泥泞,学生们到校时全身都是泥水。
读书,是山里娃走向外界的惟一出路。为了学生能按时到校,滕大韶决定用自家的船摆渡接送学生上学、放学,这一送就是15年。为了安全,滕老师从不让学生事先在渡口等。每天,他凌晨5时就起床做好家务,6时准时守在渡口。即使天气再恶劣,他都坚持摆渡接送孩子,让孩子们坚持来学校上课。
15年来,滕老师的船没有出过一次事故,没有让一个孩子失学,没有一次无故不上课。在他的努力下,这个小小的教学点越办越好。2007年秋季,安吉小学被合并到上江希望小学,十几名学生全部到上江希望小学寄宿学习。滕大韶也调到了上江希望小学任教,肩负了15年的摆渡使命终于卸下了。
石兰松:
“桨声承载着梦想”
他是一名壮族乡村教师,在湖面上坚持25年撑船护送学生上下学。上课时每天至少要在水面撑4趟,每趟30多分钟,25年共撑坏了8艘小木船……他就是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村内泽庄刁望教学点惟一的教师石兰松。
1985年,20岁的石兰松高中毕业后回到大龙洞村,成为刁望教学点的一名代课老师。教学点与周围的壮族寨子后有悬崖峭壁、无路可通的大山,前有水深超过10米的大龙湖。从当上老师的第一天起,石兰松就靠双手撑着自家的小木船,载着学生往返在碧波荡漾的求学路上。
“韦钰妃、陈德、陈燕芝……”石兰松检查完孩子们的救生衣,一一点名之后,便将小船拉靠岸,他轻盈地上了船,用手把渗进船舱里的水淘出。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两把小木椅子放进船舱,顺手又从岸边搬了两块表面平整的石头放进来。“按照平时的位置,大的坐椅子,小的坐石头,大的要照顾好小的。”石老师嘱咐。待孩子们船头、船尾依次坐好。“坐稳了,我们出发啦!”石兰松小心地走到船尾操起船桨,用力一划,小船离了岸。
多年来,石老师和孩子们有个默契,每天早上6时左右,他们会准时到湖边碰头。小木船一趟需耗时30多分钟,一次最多可以搭7名学生,最多的时候,石兰松要接送12个孩子上学,他只能来回多撑两趟。“为了能准时上课,早上5时就要起床,来回两个小时后才能上课。”石兰松说。
“最怕下雨,有时下雨船刚划到湖中间,孩子们衣服和鞋都湿了,到校后还得先烧火给他们烘干衣服,才能开始上课。” 石老师心里明白,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山里的孩子就可能辍学。
从20岁到45岁,大龙洞村内泽庄到刁望教学点的大龙湖水面,成为石兰松书写人生的纸页。如今,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小木船换了一艘又一艘,而石兰松的桨声依旧。他说:“桨声承载着梦想,我要再坚守15年,直到离开三尺讲台。”
韦显学:
“我要做学生的守护神”
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是什么力量支撑他风雨无阻地义务为学生们摆渡30年?“为了孩子的成长,我要做学生的守护神。”融安县长安镇安宁小学大袍教学点惟一的教师——48岁的韦显学如此回答。
安宁村大袍屯现居住的204户408口人全是苗族,这里山多田少,粮食歉收年份多,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来这里任课的教师走了一个又一个,几乎没人能坚持到2年。而在这个穷困偏远的苗族村寨,韦显学却一待就是30年。
学校和村庄隔河相对,他除了上课外,还自愿担负起“船夫”的重任,而孩子们的安全在韦显学的心中始终是第一位。1998年6月的一天上午,阳光明媚,韦显学正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做课间游戏,突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孩子们吓得乱成一团,几个小同学哭喊着:韦老师……韦老师!
他当时脑海里闪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必须赶快送孩子们回家,否则要是河水涨起来,渡河就危险。
“顾不了雷电,只要能尽快把学生安全送回到对岸,什么危险我都不怕。”顶着狂风,冒着暴雨,韦显学护着孩子们上船、坐稳,架起双桨使劲划,也不知哪来了那么大的力量,船竟在狂风中摇摇晃晃艰难地向对岸行驶,五分钟,三分钟,一分钟。
“谢天谢地,孩子们最后终于顺利上岸回家了!”站在河边的韦显学一脸高兴。30年如一日,在韦显学的精心呵护下,寨子里的孩子没有一个因为上学过河而出事故。
村里30岁以下的人都是韦显学的学生,他们一个个走出学校,有的走出山沟,到外面的世界,在各自的岗位上大显身手。而他自己就像一只渡船,把学生一个个送向彼岸。“我想,这里最能体现我的人生价值,我这辈子就做这样一只渡船吧!”韦显学自豪地说。
倪华成:
“孩子上学一天不能落下”
1977年至2008年,31年,9000多个教学日,他撑破33张竹排,一批批孩子长大成人,飞出大山,自己却由一个年轻小伙儿变成两鬓斑白的中年汉子……
在岑溪市波塘镇杨亦村,上世纪70年代,因无人护送孩子上学,孩子们只能结伴撑着自扎的竹排过河上学,但由于孩子年纪小,撑排技术不高,安全无法保障,家长们只好让孩子“看天上学”,如逢急风暴雨,便自动“停课”。为不荒废孩子的学业,有的家长索性把孩子送到10多公里外的小学就读。可这样一来,孩子不但每天来回辛苦,且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久而久之,孩子辍学便成自然。
岑溪市波塘镇杨亦村滩急组有20多户人家,80余人,而沿黄华河几十公里都没有桥。1977年,20岁的倪华成刚到波塘镇杨亦小学任教,便自扎竹筏义务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每当竹排撑破了,村民就主动找来竹子,和他一起编扎新竹排。竹排新旧交替,技术日益提高。如今,他被公认为村里最出色的撑排师傅,创造了几十年“零事故”的纪录。
清晨,大地还在沉睡,倪华成已起床。天刚蒙蒙亮,他便匆匆赶到河边,等待村里四面八方的孩子前来集中。孩子到齐了,倪华成帮他们穿上救生衣,每批3人,按秩序踏上竹排,坐稳。他身板微微一弯,轻轻一撑竹篙,竹排慢慢离岸。把第一批学生安全送到对岸后,他又返回接送第二批、第三批……这幅师生同舟的乡村和谐美景,每天都在黄华河边上演着。
倪华成还经常教孩子们一些紧急避险知识,以防万一。如遇涨大洪水,竹排无法过河,他便请来机动船渡学生过河。“孩子上学,一天也不会落下。”
30多年里,倪华成没有向学校和家长要过一分钱补助。只要看到孩子高高兴兴上学,高高兴兴放学,就是他最大的快乐。多年来,他亦有多次调动的机会,但由于放心不下这些孩子,都一一谢绝了。现在,他已成为坚守这所小学最“老”的老师。
2008年,岑溪市交通部门为倪华成配了一艘长10米、宽2.5米的铁船。“现在,学校只有10名学生,我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只需一趟,每趟10分钟,方便安全多了。”倪华成的欣慰,映照着对孩子的殷切希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红梅导读自治区政府《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指出,今年要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面工作。我区新农保试点工作自2010年初正式启动以来已逾一...
武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