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如火如荼 “老破小”迎来春天
聚焦“十四五”之城市更新
南国早报见习记者易治平
位于南宁朝阳商圈的三街两巷,不仅有金狮巷民居群、邓颖超纪念馆等景点,以及古典与时尚相结合的骑楼群,还有万国酒家等老字号与星巴克等精品商店……经过改造后,这里成为了市民及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如何将“市井温度”和“城市建设”更好地进行融合,一直是城市设计师想解决的难题。今年全国两会,“城市更新”被正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在南宁“十四五”规划和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也明确,推进系统有序的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建设现代社区,引导城市由外延增长型发展转变为内生创新型发展。
今年,南宁在城市更新方面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市民怎么说希望旧改“又快又好”
十余年来,位于南宁市明秀路的地委大院“被改造”的消息不断,但却迟迟不见动工。今年2月,有关部门发布地委大院危旧房改住房的批前公示。“地委大院终于开始拆了,像防空洞、礼堂等都是我们小时候爱玩的地方,虽然舍不得,但是已到了更新迭代的时候。”在南宁土生土长的钟先生表示,“希望后续改造过程可以加速推进。”
“我家住在振宁花园,一走出门口就是百益上河城。”南宁市民李女士见证了发生在家门口的一系列变化。地铁通车后,百益上河城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圣地”,一家家小店风格各异,还可以听南宁本土脱口秀,人气旺时各餐厅可见排队等位的人群。
在李女士看来,以原南宁绢纺厂旧厂房建筑为载体的百益上河城,或许还不像金狮巷那样能够得上历史建筑这个称谓,但是它同样是许多南宁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如今江南五一路旧改轰轰烈烈,希望趁着旧改东风,江南区不仅可以有现代化的写字楼、高端住宅等,同时还能在教育和交通等方面有所改善,让江南区成为又温暖又充满未来的城区。
专家怎么看名称转变体现思路变化
广西财经学院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郭悦认为,从旧城改造到城市更新,名字的转换体现了建设逻辑的变化。之前沿用了房地产开发模式,在旧土地进行拆除并重新开发,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大拆大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在新的模式下,将更注重在保留原有的居住功能基础上,与城市进行有机融合。
郭悦还表示,在南宁的城市更新进程中,更多体现了“民之所向,政之所指”。目前,南宁城市更新的大动作集中在西乡塘的火车站片区、江南的五一路片区等区域,这些地方居住条件比较陈旧,但当地居民也希望能够享受到南宁这座城市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生活改善,所以城市更新也体现了民生关切。
未来怎么建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
截至8月19日,南宁共批准旧改项目139个,预计总投资1202亿元,已完成改造和出让共计48个项目,正在推进的有57个项目。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仅需注重城市“三旧”(旧村、旧厂、旧城)改造,也在各个城区探索因地制宜的新模式。
青秀区中山路改造一直牵动着南宁市民的心。中山路片区改造项目将采用旧城区改造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保留中山路数十年来的“老友味”。此外,备受市民关注的大板二区危旧房改造项目也进行了艺术专项评审,不仅将打造简约中式风格,形成轻巧、活泼的建筑形态,整体造型典雅,洋溢着古典韵味,还将与南湖景观带遥相呼应。
西乡塘区作为南宁旧改“大户”,截至8月19日,已经入库的旧改项目达到了56个。其中,火车站与中尧路片区的旧改成为了重点打造对象。据悉,该片区将采用TOD模式,依托南宁火车站与轨道交通的便利出行,在充分利用地上空间的同时,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将火车站片区从交通枢纽升级为生活、商业、文化枢纽。
充满烟火气的现代人居,未来将在南宁演绎更多美好。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记者赵劲松/文苏华/图南宁地铁开通运营5年,一个个综合商业体、房地产项目追随着地铁发展的脚步,在各个城区不断涌...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