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五载 城市更美好 记南宁地铁开通运营五周年
南国早报记者徐庆成
2016年12月28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南宁人铭记的日子。这天,全长32.1公里、横跨市区东西的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试运营,绿城南宁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一年后的12月28日,全长27.5公里、纵贯南北的地铁2号线投入运营。两条核心地铁线路,顺利实现“十”字换乘。接下来,地铁3号线、4号线陆续开通。2021年12月16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南宁地铁迈入5.0时代,并开启新的篇章。
今年12月28日,南宁地铁迎来开通五周年。五年来,当城市的第一缕阳光出现,地铁人真诚的微笑便开始伴随着每一个前行的脚步;当每一个夜晚来临,地铁人的热情也温暖着每个回家的身影。运营五载,初心如一,南宁地铁人尽心为每位乘客护航。
1深夜行在地底“轨道医生”为钢轨“体检”
每天晚上12时,地铁末班车抵达终点后不久,繁华的城市逐渐沉寂。但是,对于和地铁轨道打了6年多交道的“医生”李宬来说,他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戴好安全帽、穿上安全背心,拿上轨矩尺和手电,李宬和同事们踏上了地铁1号线的下行地铁轨道——为钢轨“体检”。
据悉,南宁地铁正线采用的是60钢轨(每米钢轨重约60公斤),轨距为1435毫米。这两条看似坚不可摧的钢轨,也有着脆弱的一面——日常运行的磨损、环境造成的腐蚀,每一点细小的形变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站在平行轨道之间,弯腰低头,左手拿手电筒,保证视线与架在钢轨上的道尺垂直,这是轨道检修工作的“标准姿势”之一。
李宬说,从晚上12时到次日凌晨4时,每一段轨道都必须精确测量,肉眼和工具都要用上,“高度差都是以毫米计的。按照标准,平行铁轨间的高度差不能大于6毫米。除了每天的检查,还会有专门的检修车辆对轨道进行定期‘探伤’,每月还会定期对轨道进行打磨。一切都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
李宬至今仍记得地铁1号线开通时的激动,他说:“当时很多人都说,总算,南宁也有自己的地铁了!”
215次调图提速累计运送乘客达10.79亿人次
每一次便捷、稳定的地铁之旅背后,都有无数个“李宬”的努力。
5年前的12月28日,承载着全体邕城市民的企盼,地铁1号线全线正式开通试运营。5年时间过去了,地铁不仅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也悄然改变了市民的生活。长长的轨道上,搭载着梦想、生计、故事……地铁和南宁,以及这座城市的人们一起悄悄成长。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体现南宁地铁给市民出行带来的变化:开通之初,南宁地铁仅拥有1条线路,总里程数32.1公里;如今,南宁地铁拥有5条线路,车站104座(含线网换乘站11座),线网总长度128.2公里。
据介绍,截至今年12月22日,南宁地铁网总客运量达到10.79亿人次,日均客运量为87.3158万人次。其中,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至今总客运量为6.5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为32.67万人次,客流强度为1.04万人次/公里·日,客流从刚开通的3.43万人次增长到37.98万人次,正点率和兑现率均为99.99%,达到国家标准。2021年1至10月,南宁地铁客运量占南宁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约59.5%,轨道客流明显增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日益明显。
记者了解到,从地铁1号线开通至今,南宁地铁不断优化行车间隔,共进行15次列车运行图调整。目前,地铁1号线工作日高峰期小交路行车间隔为3.5分钟(广西大学—火车东站),大交路行车间隔为7分钟(石埠—鲁班路),平峰期行车间隔为7分钟。在实施大小交路套跑的组织模式之后,小交路区段最大断面客流为15894人次/小时,发生在上午8时至9时朝阳广场—新民路站,列车满载率由约90%降至63%(站立密度6人/平方),早、晚高峰不再出现乘客挤不上车的情况,最大满足大乘客需求。
3提升城市品质生活因地铁更加美好
12月12日晚9时许,周末和家人到桂林游玩的林女士乘坐动车回到南宁火车东站,出站后她和家人搭上地铁1号线,前往位于大学路的家。有了地铁与火车站、客运站的零距离换乘,人们惊喜地发现:南宁市民“走出去”,外地旅客“走进来”的脚步都变得更加轻松。
目前,随着地铁站点的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日渐完善,人们可以方便地实现地铁和其他交通工具的接驳换乘。以地铁为核心的快速公共交通出行网络初步织就,绿色交通理念正在引领城市出行的新风尚。
“地铁开通后,发现可以逛街吃饭的地方逐渐多了起来。”市民梁先生说,和朋友们相约,只需要说地铁站名就行,“去哪都不觉得远,坐上地铁20分钟就到,地铁让整个城市都活了起来。而且,坐地铁不用担心堵车,也不用为停车烦恼,高效、准点,绿色、节约”。
记者采访发现,地铁开通五年来,邕城市民的出行习惯和城市交通格局产生了剧变,“说走就走”和“说走速走”成为现实。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畅通,极大地缓解了沿线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提升了城市品质,成为展示首府南宁新形象的新窗口。
4运营有终点服务无止境
如何让乘客有更好的乘车体验?面对客流量的不断增加,这是南宁地铁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12月3日,在地铁1号线民族广场站,市民张先生来到自动售票机前,扫二维码后即完成购票环节,“现在进站,比地铁刚开通时方便多了”。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1号线刚开通时,只有两种购票方式,即刷市民卡和在站厅购买单程票。这几年来,南宁地铁对自动售票机的功能进行了升级,所有线路均支持二维码支付。如今,乘客还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方式进行互联网购票。
自动售票机的功能升级,是南宁地铁提升服务的一个缩影。据悉,为不断提升客运综合服务能力,南宁地铁不断优化客运组织,改善车站出入口环境,升级站内设备设施,并通过服务热线、意见箱等线上线下的形式,广泛收集运营服务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客运服务举措,更好地满足市民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
为充分发挥首府南宁公共交通服务窗口单位优势,南宁地铁通过开展“地铁开放日”“站长接待日”、“爱心服务中高考”“服务两会”、“民族文化角”“922世界无车日”等活动,提供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乘客乘车“私人定制服务”,上线“全态识别过闸功能”乘车,升级改造1至5号线68个母婴室,开展“地铁党建联盟”志愿服务活动等,多措并举为乘客提供暖心服务,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切实提升市民乘车舒适感、幸福感。
5筑牢疫情防线诠释担当使命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确保市民安全乘坐地铁,备受关注。
记者了解到,2020年春节以来,南宁地铁人始终坚守地铁运营一线,通过加强全线网车站乘客进站“测温”+“二码联查”+“佩戴口罩”乘车防疫措施,全力筑牢安全防护线。如全线网各区域一日2次消杀,全线网公共显示屏播放疫情防控要求,实现疫情之下零停运、乘客和员工零感染,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地铁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担当和使命。
近两年,南宁地铁全线网车站共收到锦旗31面,表扬3890余次,营造了南宁地铁运营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切实提升了南宁地铁公众形象和美誉度。
地铁除了快一点,也改变了一座城市;地铁除了便捷一点,更造就了一个稳定、高效、环保的城市出行方式。地铁,让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
今后,南宁地铁将始终秉承“打造精益运营成就美好出行”的企业运营使命,“同心、同行、同享”的服务理念。在全力打造首府南宁市交通运营服务标杆的同时,还将为南宁城市交通发展贡献地铁力量,为南宁市大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服务水平赋能、添彩。
6未来十余年一张更大的轨交蓝图
对于南宁地铁来说,五周年是一个新的起点。“十四五”,或者更长远的未来,南宁轨道交通的蓝图将是什么样子?
记者了解到,《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显示:南宁规划期轨道线网方案由13条线路组成,包括8条轨道普线、1条轨道环线和4条轨道快线,规模约592.6公里,共设站点307座,形成“环线+放射线”“快线+普线”多层次的网络体系,实现城市主副中心、重要枢纽、相邻副中心间30分钟可达,城市主中心至外围新城轨道全程出行实现45分钟可达。
如果上述新建轨道项目成功获批实施,必将助推南宁建设成为国内衔接顺畅、国际互联互通的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提升南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南宁地铁运营大事记
2016年6月28日1号线东段(南湖站—火车东站)开通试运营
2016年12月28日1号线全线开通试运营
2017年12月28日2号线全线开通试运营
2019年6月6日3号线全线开通试运营
2020年11月23日4号线首通段和2号线东延线开通运营
2021年12月16日5号线一期工程(国凯大道站—金桥客运站)开通运营
新闻推荐
聚焦南宁废墟探险·现象编者按近段时间,互联网上兴起了“废墟拍摄”活动。不少年轻人热衷于探索城市里鲜为人知的“隐秘的...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