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恒栈的民间记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黄恒栈昔日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但那坡老街的黄恒栈老屋犹存,几十年来,一直承载着当地人对那段历史时光的回忆与评说,这些坊间传言,也能反映出作为当地大商号掌管者的黄氏家族在当地的影响与口碑。
■黄恒栈点亮那坡镇6条街
“它拉亮了6条街。”黄忠大叔对大商号黄恒栈的了解,以此最为深刻。黄忠大叔是同合街土生土长的居民,他没见过黄恒栈辉煌的情景,却自小听老一辈人说,黄氏家族点亮了6条大街,同合街的居民都有电,电费很低,对贫困户还有优惠。
89岁的上新街居民雷荣秀老人表示,黄氏家族确实拉亮了6条街,不过,亮的是路灯和黄氏家族的家里,很多居民还是点灯的。“同合街那边不知道,但我住的这条街就是这样,我家也是漆黑一片。”雷老笑着说。黄恒栈开始涉及电业是在1927年,所建电厂是百色地区第一个发电厂。
■“我坐黄家的车船去南宁”
“‘四老板\’我见过,平易近人的中年男子,他把那坡老街整平了,还从田州修公路到河对面并开了车站,我去南宁读书,就是坐他们家的车和船去的。”雷荣秀老人笑着说,她扳起指头,还能说出黄恒栈的四艘电轮船的名字——公平、升平、太平、和平。
在雷荣秀老人的记忆里,小时候的那坡街上,圩日总是人山人海,黄恒栈的挑夫一队队走在街上,挑山货走往靖西和德保,街上除了一家照相馆,一家书店,别的基本都是周边村民买卖的土货,雷家是做小本生意的,雷荣秀高中在南宁华侨中学就读。“去南宁读书,旱季坐黄恒栈的汽车,雨季水涨就坐轮船,车船费都记不得了,车是烧炭做能源的,路不好,颠来抖去,上坡还要大家下来推。”雷老饶有兴致地讲述着,黄家的汽车,除了货物还能坐20来人,当时来往百色与南宁之间,乘船坐车都要两天才到。
■“忆苦思甜”会上的笑声
资料显示,黄奕勋不仅善断商机,还善于把握人心。对员工,逢年过节,送钱送礼给师爷(管账人员)发赏金是惯例,伙计遇婚丧他亦会送钱送礼。在饮食方面也很照顾工人。如初一、十五就加菜,打牙祭,年节酒菜特别丰盛,工人在他家食堂吃饭,每月还有发几两油回家。这让工人们干活很卖力,对黄家感恩戴德,影响深远。
至今那坡老街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文革”期间的“忆苦思甜”会上,造反派要求黄恒栈的工人“忆旧社会的苦”,再“思新社会的甜”,一工人坦然说道:我没苦可忆,过去我(在黄恒栈)的生活把油当水用,如今只能把水当油用。在座的群众不禁笑出声来,被传为笑谈。据了解,当年黄恒栈的外水(佣金)从经理到店员每人一份,后生、厨师每人半份。当时店员工资每月约二三十元至四五十元,而后生十多元(伙食除外)。
新闻推荐
孩子们领到了爱心棉被□黄日波摄本报讯(记者罗霞)“1月11日,爱心行动联盟刚送来1000多件衣物,今天广西佛教协会的爱心人士又送来了1217床的爱心棉被,有了‘暖冬行动\’工程,这个冬天孩子们过得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