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古宅的诉说
本报记者 罗劲松 文\图
坐落于宾阳县古辣镇蔡村的蔡氏古宅,八年前曾与记者有过一面之交。印象中,除了残存的豪门气势,更多是荒废的凄凉。近日,得悉当地旅游部门与村民携手,以蔡氏古宅为中心,按“修旧如旧”原则在蔡村建起一个颇具古意和田园风情的乡村旅游点,记者再次前往探访——
1“向明而治”兴家业
依傍着南柳高速公路的蔡村,连片而起的楼房已经与古辣镇相连。惟有村中一堵拱形黄土老“村门”,还在标示着村子曾经的“地盘”。
穿“村门”绕过一片水塘,便见蔡氏古宅的“向明门”。“向明”之名,于清道光年间由蔡家先祖蔡凌霄所题。“向明”二字,取自《周易》“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在蔡凌霄眼里,所谓“向明”有两层含义:一是激励家人闻鸡起舞,勤奋努力;二是寓意蔡家前程光明。
现存的蔡氏古宅由老宅院、新宅第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由经元第、太学第、大夫第、小金洋楼、洋房、蔡氏书院、蔡府新第等明清年代建筑组成,大小房间多达189间。
经元第是蔡氏古宅中最老的一座宅院,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这座老宅院,既见证了蔡家的荣耀,也目睹了蔡府的劫难。
清道光己酉年(1849年),蔡凌霄以乡试第四名中举。官府登门报喜时,送来“经元”牌匾。举家欢腾的蔡家将此匾悬于院中门上。
然而,好景不长。8年后,一场灾难降临蔡府——清咸丰七年(1857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因内部矛盾负气带兵离开南京,转战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屡遭失利后,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进入广西。其部将石镇吉率军驻于宾阳一带,听信谗言出兵血洗古辣及附近村庄,蔡村首当其冲。蔡家人虽然闻讯而逃幸免于难,经元第却在战火中毁于一旦。
立志“向明而治”的蔡凌霄,战火一熄立即着手重建经元第。
2 “四水归堂”显理念
经元第和此后续建的太学第、大夫第融为一体。整组宅院呈四进式格局。正厅处于最高位置,二厅、三厅、四厅渐次递减,显示着封建年代尊卑有序的规矩与原则。
各厅之中皆有天井,厅廊合围,形成南方常见的“四水归堂”建筑格局,体现民间所谓“四方聚财”建筑理念。其实,撇开建筑理念不谈,从居住安全和舒适角度出发,这种“四方围合”的建筑格局,在湿热的南方也是最佳选择。厅堂左右,均有廊道相连。宅院外围则绕以包廊,形成对厅堂的抱护之势。外墙四角,原有的四座炮楼如今仅存一座,居高临下俯视着整组宅院。
记者信步走进院落中一间住房,发现墙体为双砖结构,外墙砌青砖,内墙则为泥砖。泥砖上批有一层白色灰浆。这样的双砖结构让记者颇为费解:当年富甲一方的蔡家,为什么在住房内壁要使用泥砖呢?
曾经在宅院中居住多年的一位村民笑道:“不要小看这些泥砖!这种青砖、泥砖混合的双层结构,保温除湿效果更好,住在里面冬暖夏凉。”
在老宅院后侧,蔡家财力雄厚时建造的“新第”更显气势——以青砖砌筑起高大的清水墙,主立面五开间门屋,两侧配以横屋山面墙。大门两侧墙体方形窗户上,分别嵌以“福”、“禄”、“寿”篆文花窗。看起来派头十足,但与老宅院相比,却让人感觉少了一份温馨。
3“棍棒打出聪明仔”
曾经遍布广西城乡的众多古书院,如今已所剩无几。因此,蔡家所建的古书院能保存至今,实在让人庆幸。
书院与“向明门”并列,由大讲堂、小讲堂、拜堂三座主体建筑组成。与经元第同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大讲堂是书院的主课堂,墙体以黄泥、石灰加塘泥“三合土”夯筑。当年,经元第毁于战火,书院则幸免于难,成为如今蔡村最古老的建筑。蔡家建造书院的最初目的,是方便本族子弟就近接受诗书礼乐教育。后来,为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蔡家书院也接受族外子弟入学。
书院大讲堂一侧墙角,一个用石板、青砖砌成的方形平台十分显眼。一问才知,这是受戒台。蔡家家训信奉“棍棒打出聪明仔”,倡导“涂眼加戒尺”式的严酷教育模式。书院立下规矩:子弟读书如有不专心,成绩不合格,便要罚跪于此,用戒尺打手掌,用朱丹圈画眼眶,面壁思过。训导弟子堪称严厉的蔡家书院,由此声名远扬,远近乡亲纷纷将子弟送来入学。
新中国成立后,蔡家书院成了蔡村小学的教室。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在这里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
4 “小金洋楼”诉悲凉
与典型的明清风格宅第仅隔一条走廊,被村民们称为“小金洋楼”的楼房呈现的则完全是另一种格调。虽然在一场大火后仅余躯壳,但那一面面券拱式外廊墙体,一座座圆拱门窗,依然以典雅的西洋风情显示着一种独特的美。
民国初年主持建造这幢洋楼的蔡钦孔(字小金),其建筑艺术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铁路管理系的儿子蔡灏的影响。早年曾历任广西建设厅技正、梧州工务局局长、苍梧县县长、安徽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等职的蔡灏,建筑上倡导中西合璧。抗日战争期间,这位颇具技术专长的蔡家后代怀着一腔热血追随李宗仁,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总办公厅副主任,参加了震撼全国的台儿庄战役。抗战胜利后,任北平行辕中将参议等职的蔡灏,因在言行中表露出投奔共产党的意向,于1948年在北平被国民党右翼谋害。
在村中老人记忆里,蔡灏在世时,每次回家乡小住,小金洋楼那镶嵌着彩色玻璃的圆拱窗户里总会在夜间飘出留声机悠扬的乐曲。蔡灏的遗体运回家乡后,在李宗仁“痛失贤臣”的挽叹中安葬。小金洋楼里欢快的乐曲从此消失。
如今,蔡家一座座明清年代老庭院在整修后恢复生机。惟小金洋楼只余残垣断壁,在满目沧桑和寂寥落寞中,向来访者诉说着曾经的激愤与悲凉……
新闻推荐
本报宾阳讯2月11日,自治区在宾阳县古辣镇大陆村举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百村增绿”“百河整治”“百路通达”行动启动仪式。自治区、南宁市有关部门领导和大陆村群众6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一起...
宾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宾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