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办起福利院 三百老人有了家

绵阳日报 2012-10-28 09:58 大字

“依靠党和政府扶持养老事业的好政策,我们才能把福利院越办越好。”10月24日,记者来到涪城区青义镇博爱福利院,院长王廷龙告诉记者,从七八年前进入养老事业这一行以来,受益于各项政策扶持,福利院越办越红火,跟老人们相处久了,自己也动了真感情,愿意把后半生都奉献给福利院,做这几百名老人的孝顺儿子。

沾了政策光

办起养老福利院

今年50岁的王廷龙,曾经是一名乡镇干部,后来下海经商,投资科技培训学校,经营农产品公司,历经一路坎坷,积累起一些财富。2006年,到处找项目投资的王廷龙看中了养老事业。经过考察,他在青义镇发现一处修得半途而废的疗养院,因投资方资金短缺工程暂停了。王廷龙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邀约几个朋友,投资两千万元接手了这家福利院。

当时,中国老龄化趋势凸显,党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事业,王廷龙对福利院进行了大规模规划建设。他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才敢放胆投资,也感谢亲戚朋友的帮助,在艰难时期雪中送炭帮我渡过难关,福利院才变成现在这样环境优雅,老人才能舒心享受晚年。”

记者走进福利院,穿过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绿荫小道,看见医务室、小卖部、棋牌室、阅览室样样齐全,院里还有个鱼塘,有兴趣的老人时常拿着鱼竿在鱼塘边坐一下午。院内满目绿荫,花草遍地,梅花鹿、孔雀等动物在林间徜徉,简直就像个公园。

享了党的福

300老人共同欢度晚年

青义镇博爱福利院优越的环境,吸引了众多老人入住。据王廷龙介绍,福利院现在已有300多位老人入住,年龄最大的96岁。

这些老人中,有农业大学的教授、大医院退休的医生、企事业单位的干部等等,老人们多才多艺,兴趣爱好广泛,练书法、跳舞、玩乐器……久而久之,一群音乐爱好者组建成了一支乐队,每逢节假日,大伙就自编自导节目,各展才艺,其乐融融。王廷龙还请了一对老年艺术家教老人唱歌跳舞,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福利院内,到处挂着书画作品。王廷龙告诉记者,有的作品是老人们自己创作的,有的是省书法协会、市老年大学为老人们送来的。市老年科技协会、市公安局等单位,西科大、绵阳师院、财经校的志愿者们,经常到福利院搞活动,和老人们联欢、一起表演节目,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老人们把福利院亲切地称为“博爱大家园”。

生活在快乐的大家庭中,老人们很满足,他们常说:“感谢小王,让我们享了共产党的福。”

动了真感情

永远做老人们的孝顺儿子

“老年人就是你对他好一点,他对你十倍的好。82岁的钟大姐满头银发,但精神饱满,随时对我嘘寒问暖。81的任忠远老人,每逢儿女带了好酒好菜都会喊我去品尝。他来福利院一年多,很喜欢住在这里,有时也跟我拉家常,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记者随王廷龙去看望老人们,大家总是叮嘱他少喝酒抽烟,保重身体。王廷龙说,最初办福利院,只是当作一个公司来经营,算是个纯粹的商人。但通过几年跟老人的相处,“我已经动了真感情。我有信心把福利院做得更好,造福更多的老人,还要把后半生都奉献在这里,挥洒在这片热土上。”“替中华儿女行孝,为空巢老人分忧,让老人健康长寿。”青义博爱福利院的宗旨写在墙上,也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王廷龙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我才走上了养老事业这条路,可爱的老人们给了我家庭般的温暖,我保证要做好他们的孝顺儿子。”

(本报记者 孙兴伟 实习生 黄小芹)

新闻推荐

绵阳城市一道文明风景线

本月初,绵阳市第一批驾校的文明交通志愿者正式上岗“执勤”,在城区各大路口进行交通劝导。从最开始的扭捏到现在的自豪,所有志愿者都感受到了参与文明交通的重要和必要。26日,记者走访了部分文明交通...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