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户外工作者本报一直在努力诗城182个“温馨驿站”邀您来纳凉
又是一年高温时,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户外工作者都会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而关心这些户外工作者,本报一直在努力。
2014年7月,皖江晚报社联合市总工会、市文行办共同发起成立“职工温馨驿站”,动员号召沿街商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献出爱心,为户外工作者们提供歇脚纳凉的地方,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响应。2015年,该活动又向各县延伸。截至目前,“职工温馨驿站”达到182个。
高温来袭,今年182个“职工温馨驿站”继续向户外工作者开放,为户外工作者送去清凉。
“驿站”已成户外工作者纳凉好去处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金瑞大药房湖东中路店,药店工作人员刚沏好一壶玫瑰花茶,摆放在店门口的桌子上。“天气热了,我们欢迎户外工作者到药店里喝点茶,休息一下。”该店店长郭赢华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比较热,这茶是专门为来药店休息的户外工作者准备的,他们进来可以喝点水,凉快一下,而且每天泡的茶都不一样,有菊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等,“此外,我们还会为到店里纳凉的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的量血压等服务。”正在该药店门口进行保洁工作的环卫工人田师傅说,天热的时候,他到里面喝点水、乘乘凉,药店工作人员很热情,“冬天天冷的时候,他们还提供微波炉热饭等服务,这些都方便了我们。”
“我们这一块人流量比较大,一年四季都有户外工作者过来。”该药房湖北路店店长蔡世梅告诉记者,一开始设立“职工温馨驿站”,户外工作者尤其是环卫工人都不好意思进来,当时看到有环卫工人在门口坐着,药店工作人员就把他们拉进来乘凉,后来该店就慢慢地成了夏季户外工作者纳凉的好去处,“现在,天气热或天气冷的时候,户外工作者都会主动到店里来纳凉或者避寒,有城管队员、环卫工人、周边卖菜的商贩,有的以前还带水,现在他们就只带个杯子,到我们店里接水。‘职工温馨驿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户外工作者认可。”
马鞍山金瑞大药房是2014年7月份设立的首批“职工温馨驿站”站点之一,该公司旗下的数十家门店都志愿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各种方便服务,夏天乘凉、冬日提供热水和微波炉热饭服务,尽最大努力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帮助。几年来,他们一直在坚持做这样的公益活动。
同样作为首批“职工温馨驿站”站点,各银行网点也在默默地奉献着爱心。走进中国工商银行团结广场支行,“职工温馨驿站”饮水处、“职工温馨驿站”休息区等与“温馨驿站”等标识牌随处可见、格外醒目。在休息区域,工行团结广场支行还专门为户外工作者们设置了“爱心专座”。“现在天热了,职工温馨驿站格外受欢迎,前来取水、歇脚乘凉的户外工作者络绎不绝。”该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领了这块牌子后,他们一直将这块牌子放置在醒目的位置,几年下来从不间断,为越来越多的户外工作者提供便利,“有一些户外工作者不但要喝水,还需要洗手洗脸,为此,我们专门设置了洗手洗脸的区域。”该工作人员透露,下一步,他们还准备购置一次性雨衣,下雨的时候供他们使用,“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而在中国电信花雨路营业厅,记者看到,“职工温馨驿站”的牌子被放在了醒目的位置,走进营业厅,大厅里温度明显比室外低,大厅里有不少座椅,座椅前面还有电视。该店副店长告诉记者,夏天,户外工作者不仅可以乘凉,还能在店里看看电视,休息休息,“我们欢迎他们进来歇歇脚、乘乘凉。”
职工温馨驿站已达182个
针对城市户外工作者,特别是环卫、园林、投递、出租车等行业职工普遍存在的“休息难”、“饮水难”、“如厕难”等问题,2014年7月,皖江晚报社联合市总工会、市文行办共同发起了“职工温馨驿站”志愿服务项目,动员号召沿街商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为户外工作者们提供避风歇脚的地方,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全市各银行网点、车站、各大药房、连锁超市、各窗口单位以及宾馆、社区纷纷助力支持,踊跃成立“温馨驿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驿站服务网,并做到提供“五个一”承诺,即一张座椅、一个微波炉、一个饮水机、一个药箱、一份报刊,为广大户外工作者们解决休息难、饮水难、如厕难、吃饭难等“四难”问题。
三年来,主办方积极组织和动员全市各窗口行业以及职工志愿者参与项目建设,同时带动其他市区沿街沿路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商户主动设立“职工温馨驿站”,共同关心关爱城市户外工作者。截至目前,马鞍山共有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加入到“职工温馨驿站”志愿服务项目中来,设立站点182个,参与志愿服务超过5000人次。“职工温馨驿站”建设工作从行业和地域范围两个方面得到了拓展,营造了社会“崇尚劳动、关爱职工”的良好氛围,激发了社会各界传递正能量的热情,让广大户外工作者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
今年2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公布了2016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马鞍山市“温馨驿站”志愿服务项目“榜上有名”,入选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为马鞍山学雷锋志愿服务再添殊荣。今年3月,主办方还对2016年度全市“优秀温馨驿站”进行表彰,10个“职工温馨驿站”获评“优秀温馨驿站”。
接下来,主办方将不断完善现有“职工温馨驿站”站点服务设施,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对“职工温馨驿站”进行升级,培育职工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擦亮“职工温馨驿站”品牌,同时将大力推进“职工温馨驿站”建设工作向县区、街道延伸,为更多户外工作者提供便利服务。
关注户外工作者本报一直在努力
环卫工,被称为城市的“美容师”,不论高温或严寒,以环卫工为代表的一批户外工作者却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作为主流媒体,本报一直在关注他们的工作环境,每年都会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报道,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工作状况,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
2014年7月,为了解环卫工等户外工作者的工作状况和工作环境,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分赴湖北路、花园路、湖东路等多条市区主干道路,跟着环卫工人采访报道他们的真实工作环境,而且拿出数十个版面,推出高温零距离系列组合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随后,本报又联系相关单位,联合向社会发出倡议书,倡议创建“职工温馨驿站”。很快,这一倡议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本报又专门拿出版面报道“职工温馨驿站”挂牌的消息,并将所有温馨驿站的名称、地址制作成表格,刊发在报纸上,提醒广大户外工作者前去纳凉。
“职工温馨驿站”正式挂牌后,本报还持续跟踪关注这项活动。三年来,本报在坚持回访这些站点的同时,还积极扩大宣传,提高影响力。高温来临时都会开辟高温专栏,专门报道环卫工、协管员、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的工作状况,用手中的笔和纸记录我们这座城市中不平凡的劳动者,用一篇篇文字和一幅幅图片唤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营造出一种大家都来关爱户外劳动者的良好氛围。今年,本报还将继续关注这些户外劳动者,也欢迎更多沿街商铺、窗口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职工温馨驿站”活动中来。
本报记者柴胜松实习生徐泽圣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发现还需要——“清扫”不文明细节 提升城市道路“颜值”
湖东路上,个别商家出店经营。江东大道“颜值”颇高。江东大道上,一些商户私搭落地晾衣架,晾晒衣物。慈湖河路路面清爽整洁。慈湖河路国际华城附近,有人占用盲道停车。◆文图/记者张莹王永霞孙敬清高...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