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林郁城乡 绿染雨山

皖江晚报 2017-05-26 12:21 大字

滨江文化公园绿化

陶静管护花草

李定国护山

工矿废弃地向山镇马山复绿

永丰河水系绿化永丰河水系绿化

东湖公园绿化东湖公园绿化东湖公园绿化

向山镇南庄村绿化

◆文图/记者邓婷婷刘挺通讯员赵芳

城区处处现绿,绿得精致;近郊生态显绿,绿得自然;远郊绿意融融,沁人心脾。行走雨山,因绿的演绎、绿的弥漫、绿的神韵,你闻得到草木的清香,看得到飞鸟的灵动,更能捕捉得到擦肩而过的市民脸上那怡然自得的神情。

亲山近水,森林拥城。在雨山,绿色不是一种点缀,更不是“形象工程”,而是中心城区发展脉络中的主基调,是关系千秋万代的民生工程,容不得半点闪失。

在雨山,“森林”不是一个景点,更不是公园广场,而是“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融城、繁花簇城”的完整蓝图,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一路走来:生态强区打开城市绿色之门

“翠螺浮江”、“千古一秀”,千年前,古人在饱览采石矶醉人景色之后,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长江之畔、青山环绕、林水相融,有着翠螺山、小九华山、荷包山、雨山等天然绿库,也有着长江、锁溪河、采石河、南湖等碧水清波……大自然对雨山不薄。

但自然的馈赠固然慷慨大方,一路奔跑前进的雨山人也从不忘感恩。呵护青山绿水,雨山区一直用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和最严厉的法制手段来保驾护航。坚持“生态强区”战略不动摇,划定风景林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空间保护红线,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侵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尾矿库、工矿区的整治关闭、植被恢复,加强森林防火和古树名木保护等。

造林绿化工作更是被贯穿于雨山区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始终。街、路、景、树、花等拉开了城区景城一体的大框架,形成了“路路有树、树种多样、色彩丰富”的城市道路新景观;结合三线三边、城市出入口、城市空闲地等统一规划,新建、改建多处游园、绿地;加强荒山荒地的复绿行动。

如今的雨山,现有森林面积5.98万亩,城郊森林覆盖率23.1%,林木绿化率25.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城乡人均绿化面积达15.7平方米。而可以让人们发出由衷赞叹的岂止采石矶一处。

行驶在雨山繁华街道,两侧绿树如盖,花草、灌木和绿色立体景观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一条鸟语花香的生态长廊;置身于市政广场、节庆广场,乔木、花丛、绿地围绕着喷泉、雕塑,人类文明与自然景观在这里交汇,诉说着雨山的发展历程;漫步在滨江湿地公园,滔滔不息的长江水串联起翠螺山、小九华山,形成宛如巨龙的绿树林带,当中更有随风传来人们的谈笑呢喃。四时花开各异,举目满眼葱郁,城市已打开绿色之门。

而再往深处走,曾经以“矿石粮仓”著称,被广泛开采、满目疮痍的向山工矿废弃地,现如今走上重塑“绿水青山”之路,以表土剥离、客土回填、选栽树种、栽后养护等科学手段加持而回归绿树成荫、碧水见底。一个个小村落被绿油油的树木所包围,农户房前屋后更成了“小花园”、“小果园”、“小茶园”、“小竹园”。燕雀声声、花果飘香,在乡村汇聚成绿色海洋。

不仅收获了绿色资源的快速增长,雨山区更实现了绿色效应的快速扩张。雨山区还充分利用乡村闲置撂荒地、林地流转等方式,为农民们出谋划策、提供技术支持,发动农民转变经营思路,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绿化环境的同时,大量吸纳民间资本,发展经果林等产业,培育林业产业大户,带动农民增收。一条条林业致富的道路慢慢铺开,锁库葡萄、石马花卉、陶村油茶、超山猕猴桃、南庄苗木等等,一个个村庄形成了一个个林业特色产业圈,一批批游客来观光、采摘,乡村旅游休闲产业风生水起。

新的篇章:全力创森绘就雨山绿色画卷

还期更趁东风劲,再步青云路八千。虽然不缺少绿色,但雨山不会停下追求绿色的脚步。以马鞍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雨山区将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第一步,继续坚持“生态强区”,因地制宜,全面实施城区园林改造工程、绿色长廊提升工程、工矿废弃地绿化工程、森林村庄建设工程,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特色林果、精品花卉等林业产业,努力打造滨江新区旅游休闲观光带,新313省道现代林业观光带和围濮路特色林果产业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好的规划是实现设想的第一步。雨山区按照“城乡一体,生态和谐”的理念,科学合理编制全区创森实施方案和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方案,构建城市水系生态网络,并在扩大造林面积、加强景观绿化、建设江河沟渠等绿色林带、林业保护、生态矿区建设、发展林业产业方面都有着具体实施计划。今年,雨山区已新增造林1345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45亩,四旁植树折合面积1100亩,创建向山镇陶村森林村庄,苗木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

其中,石质山造林作为林业上的一项攻坚难题,雨山区已先行一步。梅花山是雨山区境内一座典型的石质山,山体立地条件差、土层瘠薄,局部砂岩裸露,苗木栽植成活极其困难。对此,雨山区林业部门严把“设计关、整地关、种苗关、栽植关和管护关”,因地制宜进行造林施工设计,从造林设计、苗木栽植、后期管护等各个方面进行全程技术跟踪、现场指导,采用了大宕客土、山顶建蓄水池等方法攻克难关,最终在梅花山上播绿150余亩,栽植梅花、紫荆、红叶石楠、香樟16000余株。

除石质山造林绿化工程之外,雨山区今年将重点实施村庄绿化工程、集镇绿化美化工程、绿色长廊工程、主城区绿化提升工程、水系绿化工程建设五大工程。提升已创建的9个森林村庄绿化标准,对15个环境整治的自然村进行绿化;提升森林城镇向山镇的造林绿化标准,对照标准,积极推进向山镇集镇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开展宁芜铁路部分未绿化地段绿化造林,提升马芜高速和常合高速(雨山段)绿化标准,开展313省道、围乌路、向濮路、银向路等省县乡道路绿化造林;新增东湖艺谷游园、金福游园等2个街头绿地、游园,改造提升碧溪花园、春天花园、设计院小区、机电小区、机运小区等部分居民小区绿化环境,新建和改造东湖路、军民路和育才路等3条道路的道路绿化,提升区管道路两侧的绿化林带;对采石河上游及慈湖河源头沿岸两侧进行绿化,形成特色风景林带。

王爱民夫妇:播种“绿色”的致富带头人

走进雨山区向山镇石马村,空气清新,层绿叠碧。

道路两旁,一行行栽种整齐、茁壮成长的苗木迎风吐绿,青翠喜人,极目所致是满眼绿色的希望。苗木林里,农民们正忙碌地除草、浇水、施肥,欣喜的笑容挂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

你可能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撂荒地,野草丛生、荒芜萧条。

撂荒地上披“绿装”,摇身变成“绿银行”。说起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可喜变化,就不能不提到马鞍山市爱民花卉苗木培育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合作社负责人王爱民、陶静夫妻俩。

在石马村种植花卉苗木,王爱民夫妇可以称得上“先行者”。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从部队退伍后,王爱民回到村里,决定重拾儿时的爱好——养花。

和陶静结婚后,夫妻俩决定在自家的三亩地上种植花卉。为了养好花,卖上个好价钱,中专毕业的王爱民又自学了三年的园艺师技术。“搞农业没有捷径,除了能吃苦,就得多钻研学习。”从那时候起,他每年订阅几千元的苗木花卉和现代农业类报刊书籍,还经常去参加展览会、花博会等向同行取经。

肯吃苦,再加上爱钻研,夫妻俩的花卉生意迅速走上了“快车道”。2006年,夫妻俩在临近的向阳村租了30亩地,建起了花卉基地,专门从事各种盆花的供应批发。

随着规模逐渐扩大,市场销路也越来越好,王爱民夫妇决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07年8月,农村专业合作社法甫一出台,王爱民就在马鞍山市率先成立起花卉苗木培育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农户加入,推广农业科技和科学化种植技术。

为了解决种植户启动资金不足、生产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合作社给农民统一采购花卉苗木的种子、化肥、花盆等,并统一提供生产技术指导。那段时间,王爱民几乎走遍了合作社的大小花卉苗木基地,把合作社的苗农、花农和从事管理的相关人员组成一个团体,共同学习花卉苗木种植技术,从而提高种植产量和效益。

“大家抱团经营,共同分享农业科技信息,一起闯市场,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利润空间,大家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王爱民说,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员143户,种植花卉苗木780亩,种植品种达700多种。

靠种植花卉闯出了名堂的王爱民,始终坚定着一个志向,那就是沿着现代农业之路不断做大做强。2013年,王爱民夫妇从石马村流转了200亩土地,陆续种植了红梅、垂丝海棠、紫叶李等六七种苗木十余万株。随着“绿色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解决了土地无人耕种难题,而且还让一些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挣到了钱。

“以前这里是撂荒地,现在都成了‘聚宝盆\’。”村民王泽英高兴地说:“我家原有7亩多农田,现在通过村里土地流转,我们连人带地都划给了合作社,每年不仅有固定收入,有空还能出去打工!”

一片片鳞次栉比的苗木林满目葱茏,到处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景象。从“先行者”到“带动者”,王爱民夫妇正带领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在生态致富路上越走越宽广。

李定国:扎根林海的“绿色”守望者

为了呵护绿色,他27年如一日守护林海,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山林;为了密密的山林世代相传,他甘受清贫,执着坚守,为子孙后代积攒绿色财富。

他叫李定国,65岁,雨山区锁库村集体山场场长,同时也是一名护林员。对他来说,这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职业,却肩负着一份不普通的责任——守望一片林海。

沿着一条崎岖不平的林间小道走进锁库村集体山场,板栗树、松树、麻栎树、竹林……沿途高高低低的树木,错落有致,绿荫如盖。放眼望去,一座座青山绵延起伏,绿意满布。

“锁库村集体山场占地2400多亩,大大小小的山头20多个。你目前能看到的地方,都在我们日常巡查范围之内。”老李用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个大大的圈,“山场算上我总共只有四个人,其他三个护林员也都年过五旬,平均每个人要看护600亩山林。”

600亩山林,大小差不多相当于55个标准足球场面积之和,还有崎岖难行、遍地荆棘的山路。管护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可老李却始终扎根于此,一干就是27年。

老李的主要工作是每天例行巡山,防止木材被盗,防范森林火灾等,每天沿不同路线上山巡视,四处察看,随时保持警惕。一把用于修剪树枝的砍刀、一个灭火器,是他每天巡山必备的工具。

每天上午8点不到出门,上午两趟,下午两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走着同样的山路,巡护着同样的树林。“要保护好这片森林,必须不停地在山林中穿梭巡查。”老李说,现在林道打通了,很多地方骑电瓶车就能巡护到,比过去方便多了。“不过仍有一些地方,还必须走着去。”

“每年的巡护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李定国告诉记者,每年5月至10月,主要以防盗伐林木为主,而从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则以防火为主。而这其中,又以冬至、春节、清明节三个节日期间最为繁忙。

“现在盗砍木材的现象少了,护林的主要任务是防火,有火情就立即排除,山林一旦着火,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李定国说,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都是火灾多发期,需要不间断巡视,尤其是三个节日期间,到山上扫墓的人多,防火形势最为严峻。“那段时间,山上离不得人,我们基本都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每年,李定国都会向村民讲解防火知识,遇到有人野外用火赶紧制止。为了更好地宣传防火知识,李定国和同事们还想出了一个“土办法”,用竹片写上山林防火宣传标语,插在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提醒村民祭祖时注意防火。老李和同事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两年,山场里没有出现过一起焚烧现象。”

“刚来的时候,山上还有大面积的黄土裸露。现在不仅山上一片绿色,林子里獐子、野猪、野兔也特别多,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望着满目翠绿的山山坳坳,言语间,这位憨厚朴实的汉子满是自豪感。

主办单位:雨山区人民政府马鞍山日报社总策划:陈永红刘斐 总统筹:戴皖生张承学王贤俊 策划/统筹:谷雨陶宏文

新闻推荐

马鞍山中小学招生政策有新变化

星报讯日前,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记者从马鞍山市中小学招生政策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该市“小升初”招生报名方式发生变化,普通高中招生体育考试分值为55分,2020年省示范高中...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