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计划用3年时间跻身“国家森林城市”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郊区将建5处以上森林、湿地、郊野公园
2月24日,记者从马鞍山市农委了解到,马鞍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已经正式启动。计划用三年时间,跻身国家森林城市行列。
国家森林城市到底啥样子?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平方米以上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规定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
今年,马鞍山全面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计划用时三年,确保2020年达到国家建设标准,跻身国家森林城市行列。目前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初稿)已经制定,三年内,马鞍山将新造林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且分布均匀,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县森林覆盖率应
达到35%以上。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平方米以上,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25%以上。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方案也对城市周边地区绿化情况提出了建设目标。三年时间内,马鞍山郊区将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其他面积20公顷以上的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5处以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以下简称“四旁”)基本绿化,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30%。江、河、湖、库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林木绿化率80%以上,形成绿色景观通道。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建有生态隔离带、提高净化生态功效。
国家森林城市怎么建?向造林困难区要空间,见缝插绿见土植树不同于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面向的是全市领域,因此,创建过程中,马鞍山市将坚持“全市域、全社会、全口径”理念,秉承“山、水、田、路、村、四旁、城市”并进的思路,以八大工程(森林生态屏障、城市绿化提升、绿色长廊推进、水系林带拓展、农田林网完善、城镇村庄增绿、单位绿化、矿山复绿)为载体,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具体举措如下:
山——可以造林的宜林荒山、疏林地、无立木林地、撂荒地和其他可以造林的土地,能造尽早。针对马鞍山市工矿城市特点,对大量的矿山迹地、排土场、尾沙坝等进行造林绿化,向造林困难区要空间。
水——加强水源地保护,长江及一、二级支流每侧200米作为永久绿化带。大力实施大渔滩、石臼湖等湿地公园建设。水利景观由主城区(采石河、慈湖河)向郊区、小流域延伸。
田——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全市农田林网建网率85%以上。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把农田林网由平原圩区向丘陵岗地延伸。
路——推进和县做法,结合“三线三边”综合治理,继续实施绿化长廊示范段建设,重点做好宁安高铁、滁马高速、常合高速等主干线的绿化,两侧100米作为永久绿化带。把绿化长廊工程由国道向县乡道路延伸,原则上国省道两侧不低于50米,县乡道两侧不低于30米。
村——以村为单位,排查造林空白区域,实施“村村绿”工程,每村营造村片林100亩,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扎实推进森林村庄评选活动,结合土地治理项目,对拆迁村庄土地进行植树造林。
四旁——大力推进“身边增绿”、“见缝插绿”、“见土植树”活动。“四旁”开展“五小园”(小茶园、小果园、小桑园、小游园、小花园)创建活动。
城市——突出抓好乡镇所在地绿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镇旅游开发,全面推进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绿化,大力争创森林城镇,提高镇街绿化覆盖率。提升城区绿化档次,加快各类公园和城区生态绿地建设,对城区路网、地面停车场和居民小区进行全面绿化和提升。抓好开发园区绿化,结合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的开发。扩增城郊,加快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的大环境建设,营造城市大森林。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百姓能做什么?农村居民庭院种树,城市居民爱绿护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高了,可以减轻雾霾、净化空气、释放氧气、保持水土,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要全民参与,那作为普通百姓该如何为创建工作出一份力呢?
马鞍山市农委副调研员李霖介绍说,市民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首先要珍惜森林城市建设的成果,关心爱护绿色生命,自觉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劝阻和制止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呵护者和保卫者。
李霖建议,城市居民踊跃参加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认建认养林木绿地,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播种者和建设者。农村居民条件允许的话,可在自家庭院里种几棵桃、李、杏等经济果木,既能增加收入,又可美化环境。
本报记者王永霞实习生马蓉蓉
新闻推荐
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本报讯(本报通讯员)近年来,娘娘庙村第一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团结奋进奔小康,全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高,一跃由后进村变为先进...
和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