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干群携手战洪魔

甘肃日报 2013-07-20 21:25 大字

干群携手战洪魔——陇南抗击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纪实

本报记者 周者军

降雨,持续不断的降雨!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国道212线中断!文县范坝告急!

从7月7日开始,陇南市普降中到大雨,文县、武都区、徽县等县区出现局域性暴雨,部分乡镇出现大暴雨,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雨量时段集中,为陇南有气象记录以来所罕见。

强降雨造成山体滑坡、公路损毁、堤岸垮塌、水利工程损坏、农作物被淹、部分民房倒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文县碧口片、武都区洛塘片受灾最为严重。截至7月17日,暴雨已造成文县、徽县、武都区、康县、西和县、成县、两当县7县区93个乡镇928个村83100户32.3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032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98亿元。

此次暴雨洪涝灾害的重灾区,都在离县城100多公里的大山深处,救灾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考验,广大党员干部将抗洪救灾一线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主战场,迎难而上,谱写了一首干群携手共战洪魔的赞歌。(转2版)

(接1版)

困难再大,也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此次持续强降雨中,文县中庙乡降雨量达320毫米,碧口镇降水量达279.2毫米,范坝乡降水量达211.4毫米,武都裕河降雨量达179.1毫米。特别是暴雨侵袭下的范坝乡,交通、电力中断,一度成为“孤岛”,成为全省上下关注的焦点。

灾区群众的安危,时刻牵动着省委、省政府各级领导的心。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

“危难时刻,生命至上;生死关头,群众为先!哪里有受灾群众,共产党员必须冲锋向哪里、守护在哪里、拼搏在哪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省委发出了紧急动员令。

“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生死、共命运,以抗洪抢险的实际成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陇南市各级党员干部用铮铮誓言,回应省委的号召,并第一时间奔赴重灾区,与受灾群众风雨同舟、鏖战洪魔,成为灾区群众的主心骨、顶梁柱。

“要重点做好城区防内涝和农村地势低洼可能淹没区的群众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各县区主要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灾情发生后,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迅速赶往受灾最为严重的乡镇实地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切实把防灾救灾所有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组织和村组、社区最基层的党员干部身上,全力做好受滑坡、泥石流威胁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连日来,陇南市市长陈青辗转受灾县区,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和群众转移,并要求各部门明确责任,科学救援。

同时,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各级干部抓好水库等重点部位和次生地质灾害等关键环节防范,密切监测天气和汛情变化,认真汇总核实灾情,及时准确上报,多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全力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在科学有力的指挥下,陇南市各部门迅速反应,密切配合,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

防汛减灾指挥部里,救灾现场指挥点上,党员干部倾情投入、通宵达旦。逐级逐部门落实责任制、分解任务,逐村逐户查看群众是否安全、灾害隐患是否排除,在与洪魔战斗的特殊战场上,处处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

“党员干部到哪里,就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带到哪里,就把抗洪抢险的信心和力量带到哪里。”灾区群众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着对党员干部的感激。

只有做好预警和提前预防,才能减少灾害损失

为防范和应对持续的强降雨,暴雨来临之前,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通过手机短信、出租车显示屏、公交车站显示屏等提前发出预警,并实时向各县区领导干部、乡镇(村级)预警员通报雨情。

7月8日12时30分,市抗旱防汛办与市气象局经过会商,给各县区先后下达市抗旱防汛指挥部指挥长5号令。

“务必要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局地暴雨、冰雹和山洪、泥石流、滑坡等重大突发性灾害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这些预警信息,让全市上下应对灾情更加沉着。

同时,对全市范围内的险村、险段、险路、险堤等全面检查,对城镇、乡村、学校、厂矿、重要工程设施进行安全巡查,对泥石流、滑坡等各类隐患逐一摸底、不留死角,力争做到险情早发现、隐患早排除。

应急办、水务、气象、国土、民政、建设、交通、防汛、农牧、林业等相关部门,一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为做好预防工作,市政府及时通过《重要天气预报》、三级应急电话网络平台、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发送信息,并要求县区政府将预警信号发送至乡镇、村组。防汛、气象、国土等部门充分发挥监测预报职能,及时向县区、乡镇、村组发布雨情、汛情、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向全市2万多名预警员、乡镇村社负责人发出8.3万多条预警短信。县、乡、村采用预警喇叭、手摇报警器、敲打铜锣等方式,将预警信号迅速传达到了每户群众和单位。乡村预警人员加强值班和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监测防范。

“轰隆隆!”7月9日清晨,一声巨响回荡在山谷,一块比小汽车还大的巨石滚落在国道212线文县玉垒乡马家沟村境内,让已经安全转移的群众倒吸一口凉气。

徽县熊北村、牡丹村210人安全转移;西和县晒经乡刘河村低洼处25户125人安全转移;成县黄渚镇麻石沟村200余人安全转移……

这些事实的背后,是科学的预警机制和广大党员干部忘我的坚守。

灾难面前,党员干部就是群众的主心骨

关键时刻站出来,危难时刻豁出去。在此次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中,陇南市无数名基层党员干部,带领和动员基层群众,一次次迎击洪水,化险为夷。

由于持续降雨,文县境内的何马公路受损极为严重,致使范坝、刘家坪两个乡镇通往外界的道路彻底瘫痪,1.2万人出行困难,各种救灾应急物资无法运入。

为了快速打通这条生命通道,县交通局局长杨文平趟着泥浆、冒着山上随时有石块滑落的危险,奋战在抢修一线。在他的带领下,抢修队员白天黑夜不停地清理道路上滑坡堆积的泥沙,饿了啃一口馍馍,渴了喝几口矿泉水,双脚泡在泥浆里,喊着号子、甩开膀子,分秒必争清理路面沙石,很快打通了何马公路。

在灾难面前,各级党员干部临危不惧,无私无畏,把希望让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让党的旗帜在灾区高高飘扬。7月13日,范坝乡店坝村店子坝社后山发生大方量的山体滑坡、滚石和泥石流,对12户41人构成严重威胁。包乡的县法院、县委宣传部干部听到消息后,冒着大雨,在泥泞的山路上跋涉4个多小时,赶到店子坝社转移群众。路上,县法院副院长张建平的脸被山上的树枝划伤,血流不止,但他简单包扎了一下,就继续赶路。由于一路上滑坡严重,11公里的路他们走了4个多小时。到达店子坝社时,他们一行6人顾不上休息,挨家挨户转移群众。遇到老人和孩子,他们就背着趟过没膝深的河水,把老人和孩子送到安全地带。等全社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已是凌晨1时。

“有党员干部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到达安全地带的群众说。

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携手奋战下,一个个好消息传来,路通了、电通了、上万群众得到了安置……

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制胜法宝。在陇南这场抗洪抢险救灾的战斗中,无数党员干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和人民群众心手相连,不顾安危,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含义。

新闻推荐

李沛文在陇南临夏调研***时要求 立足实际 突出重点 确保***见实效

李沛文在陇南临夏调研***时要求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确保***见实效本报临夏讯(通讯员李梁)近日,省政协副主席李沛文在陇南市礼县、西和县,临夏州积石山县、临夏县、东乡县调研***工作时强...

和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干群携手战洪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