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变迁改变不了的是乡音 从瑶海工业园到瑶海社区
“瑶海”这两个字在合肥东北方向有很多后缀,往大里说,有瑶海区,往小里说有瑶海公园,还有瑶海社区和瑶海社居委。它们虽说都与瑶海这个词沾边,却并不是一个地方。
今天的瑶海社区行政归属在新站区,前身叫瑶海工业园,还有一部分是从磨店直接划来的。可追根溯源,这里的原住民大多是磨店人。
一
王昌旭是瑶海社区就业办的一名工作人员,他曾经在方桥社居委担任书记。瑶海社居委的变迁,从出生到成长、工作,他都参与了。
“以前叫大塘大队,1987年改名叫大塘,大塘后又分成方桥和十里,再后来又合并成方桥,分分合合,最后整个划进了瑶海社区。”
他仅凭着记忆都能把变迁历史说得很清楚,之所以这么了解这里,是因为王昌旭从小就在这里长大。
现在位于星海大道的方桥小学就是他的母校。走进学校,宽敞的校园,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完全看不出曾经的样貌了。
不过,据王昌旭说,他上小学应该是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学校的名字叫大塘小学,那个时候是瓦屋土墙,小平房,学校里所有的人加在一起不过百来人,女同学也很少见的。
“那个时候我们这里算是农村,女孩子很少能上学的,不像现在人人都能上学了。”王昌旭说,“现在学校里光老师都有上百人了。”
瑶海社区近10年可以说是变化真的很大。
2002年,瑶海工业园成立,属于省级开发区。当时的管理委员会位于当涂北路与皇藏峪路交口,2005年向东搬迁300米,也就是现在瑶海社区所在地,直到瑶海社区成立到现在,这里就一直是政府办公所在地。
瑶海工业园在2010年之前还属于瑶海区,随着2010年区划调整,改名为瑶海社区后,也划给了新站区。
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整个瑶海社区由九个社居委组合而成,在这些区域之中,来自磨店的占据了大半。方桥、勤劳、喻岗、三合、刘大郢、油坊和东站等七个社区原属于磨店,后来划归到新站区。它们既保留了原有的风俗,又有着现代化的景象。
二
如果说最能代表合肥话的方言,那么一定非肥东话莫属。而现在的新站区瑶海社区很大一部分区域就是从肥东划归而来。所以,在瑶海社区周边就流传着很多谚语和方言。
这些谚语大多隽永睿智,催人向上。例如,“猪睡卖钱,人睡卖田”,“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三代不念书,不如一圈猪”,“活菩萨还要人抬”,等等。还有很多丰富的方言,到现在还被很多当地人习惯性使用着,例如烈(厉害)、过劲(有力气)、嫩生(不懂事)、烂脓(没用)、龙限(衰弱,不灵便)、力笼(不干脆)、懂达(不明事理)……
因为民俗方言保存得完整,这里的风土人情自然也都保留了下来。
王昌旭说,虽然现在很多人说没有过年的气氛了,但是他印象里小时候过年过节的那些气氛和习俗,到现在还能在瑶海社区的很多家庭中寻找得到。
“我们家现在过年还保存着年饱鱼的习俗。”
所谓“年饱鱼”就是年三十烧两尾鱼,年饭的时候摆上桌,只能看不能吃。意味着衣食饱暖,年年有余。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家人还会用香油炒饭吃,这叫炒秧根,意思是栽秧时秧苗好拔,根容易清洗,栽下去的秧棵长得好。
另外,像“摸秋”、“腊八”、“扫尘”这些习俗在这里还依然能寻找得到。
瑶海社区之所以能保存这么多传统的文化和方言,也正是因为其距离老城区较远,有很大一部分区域是从曾经的肥东县划归过来的。肥东的传统文化影响到了这里,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地域文化。
李云胜 韩婷 朱子杰
新闻推荐
树立爱国情 坚定报国志 全市中小学校“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主题教育活动侧记
二中学生正在举行升旗仪式马鞍山二中外国语分校高三空乘(1)班学生二中学生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当涂二中新疆班学生雨山中心...
当涂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涂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