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即将全面开展“七小”水利工程提质增效活动,着力解决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管护不到位、效益发挥弱的问题——小水利改革:疏通“毛细血管”
本报记者 王 恺本报通讯员 王春夏
“谁所有,谁负责”,明晰产权
“多亏了去年冬天完成了沟渠塘坝全面整治,今年大旱我们1.57万亩水稻灌溉有保障,不但一点没受灾,估计每亩平均还能增产三百到四百斤。 ”9月12日,在当涂县石桥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东吴众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水利设施管护的苏仕春开心地告诉记者。
从7月上旬到8月中旬,安徽省农作物受旱面积一度高达1747万亩,全省科学调度各类水利工程,累计浇灌面积2840万亩次,保障了农作物关键生长期的灌溉用水,受灾面积减少90%左右,挽回粮食损失83亿斤。
抗旱保丰收不仅得益于重点水利工程,也包括被称为“毛细血管”的农田小水利项目。
“从水库到田间,干、支、斗、农、毛5级渠道,哪一级管不到位都会影响到生产。我们与水利部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按照管护标准定期考核。 ”东吴众缘公司总经理杨照峰对记者说。该公司被列入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后,除了财政投入600万元,企业自筹配套资金700多万元,去年底1.57万亩农田全部成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小农水这个钱投得值! ”杨照峰算账说:“原来只能种一季水稻,现在灌排分离效果好,多种了一季小麦,亩均粮食产量就达1吨。 ”
“小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明晰工程产权。当涂县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承包确权,明晰权益,理顺了经营管理机制。县水利局副局长吴福洲说:“通过几个月来的试点,改变了过去水利设施‘用水人人抢,管护无人担\’的状况,镇、村责任下移,用水纠纷也减少了。 ”
责权统一,明确管护责任
太湖县小池镇的罗山水库库容只有100多万方,但在今年的抗旱过程中,持续放水达45天,累计60多万方,帮助下游的3000多亩农田渡过了难关。水库水管员殷守忠说:“有了管护队伍,节约了用水,灌溉面积增加了。 ”
长期以来,小农水工程缺乏后期管护缺位,导致设备提前老化,水利工程失修,利用率降低。今年4月初,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座谈会,对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创新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加快建立产权明晰、管理规范、运行稳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新机制,更好地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
截至目前,全省共落实试点单位264个。其中,用水户协会和管理协会81个、水利专管机构43个、龙头企业与大户承包的37个、农业和水利专业合作社34个、物业化管理和养护公司18个、水利专业化服务队15个、村委会及村“三员并一”12个、其它类型24个;工程类型涉及小型水库、提水泵站、灌溉机井、农村河沟、灌区渠系及其配套建筑物、高效节水灌溉、抗旱机械设备等各个方面,合计涉及管理服务农田面积340.8万亩。
提质增效,创新长效管养机制
“管养到位与否直接决定了农田水利设施寿命的长短、作用的大小。”太湖县小池镇镇长汪筱慧认为,特别是那些跨村过组、线长面广的农田水利设施,成为农田水利管护的 “最后一公里”难题。
小池镇是典型的山区小型灌区,境内8座小水库灌溉总面积3.8万亩,涉及2.6万村民。以前由于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经费无保障,各自为政,工程难以发挥正常效益。如今,实现八库联灌,建立了管护机制,水利设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平均使用寿命延长了两三倍。
“农田水利工程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使之长期发挥效益。 ”安徽省“小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重点是搭建管护平台、明确管护责任人、解决管护经费。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提取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管护经费、财政补助、“一事一议”筹集等,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力争“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见成效”。用3至5年时间,在全省建立权责一致、利益协调、管理规范、运行稳定的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新机制。
“即将在全省开展的‘七小\’水利工程提质增效活动,将从根本上解决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管护不到位、效益发挥弱的问题。 ”省水利厅厅长纪冰表示,下一步将在资金、技术、设备上给予扶持,积极培育专业灌溉服务组织,发展社会化灌溉服务,并将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组织的培育,建立农田水利工程长效管养机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史力)安徽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约900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约占7成,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约占3成。近日安徽调查总队在当涂、阜南、无为、歙县等地开展专题调查,了解各地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收获...
当涂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当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