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何连续十年居全省县级第一省人大工作研究会调研组
[摘要]省人大工作研究会调研组
岁末年首之际,省人大工作研究会部分领导和成员,于2013年12月25日,赴当涂县考察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参观了当涂县青山河高新技术产业园和连接芜湖市的赤铸山大桥的建设情况。据县里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当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0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预计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43万元,较上年增长15.3%,仍居全省县级第一。促进农民连续十年增收的主要经验是,除县领导高度重视、不断指导农民增收外,更注意抓好“五个力”促进农民增收,即发展工业形成合力促增收,政策持续给力促增收,科学增添助力促增收,调整结构得力促增收,劳务焕发活力促增收。我们听后感到很振奋,很受鼓舞,并认为他们的经验很宝贵。
农民收入构成
通过科学分析、实践检测、典型调查,全县形成了一个全面的农民收入构成。
工资性收入。预计,2013年农民工资性收入837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9.8%,工资性收入在整个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有所收窄。
家庭经营纯收入。 2013年,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预计389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7.8%,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幅连续几年保持在15%以上,增长平稳。其中农牧渔业收入3312元,占经营性收入的85.1%,非农产业收入580元,占经营收入的14.9%。
财产性收入。 2013年农民财产性收入11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3%,增长20.5%。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农村多种经济成分的活跃,土地征用、房屋出租、土地流转等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渠道。
转移性收入。 2013年农民转移性收入57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近年来,受国家出台的各项农业政策性补贴、农民被征用土地的补偿金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影响,进一步促进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长。
农民增收原因
工业发展形成合力。随着当涂县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逐步形成合力。目前,全县工业企业1100家,吸收农民职工约17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约3万人);农业企业68家,吸收农民职工5000余人。
政策持续给力。近年来,当涂县委县政府通过“奖、免、补”等支农政策,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奖励”。 2005年起,政府建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财政预算300万元,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1年,在2008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若干扶持奖励办法》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对加速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建农业品牌等方面制定了38项奖补政策。二是“减负”。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全县的水利工程水费全部由县、乡两级财政承担,农民将不再承担水费,仅此一项今年全县将减轻农民负担363万元。三是“补助”。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做好政策公开、摸底调查、申请上报、情况核实、补贴公示、汇总上报以及打卡发放等程序,确保各项惠农财政补贴资金100%发放到位。
科技增添助力。通过“请、教、送”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农民增收。“请”就是请专家,今年县水产协会先后邀请全国科技入户渔业首席专家王武教授等专家,来当涂县进行实地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和培训;积极联系南京农业大学等农业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创立农业专家大院。“教”就是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教出一批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民。2013年,针对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开设水产养殖、蔬菜种植、动物防疫、农机驾驶等课程,共开展新型农民培训52期11个专业,培训人数达3757名。 “送”就是送科技下乡、送科技入户。农业、科技等部门在全县农业科技人员中,选派127名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与种养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优秀村组干部等科技示范户开展结队服务,举办各类培训班250场次,培训科技示范户1000多人次。
结构调整得力。近年来,当涂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现代农业。目前基本建立了9个优势农产品基地,带动4000余户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业,提高了农业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了以湖阳圩、南北圩、大公圩和石臼湖为重点的优质水产品基地,以大公圩和沿江片为重点的优质粮油基地,以江心、湖阳、黄池、太白等乡镇为重点的优质蔬菜基地,通过订单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基地面积53万亩。在已经验收通过的国家级湖阳河蟹标准化示范基地基础上,2013年又争创优质生猪标准化养殖(黄池食品集团公司)国家级示范区1个、农业部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区1个,建立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市级8个,同时积极开展了12个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劳务焕发活力。目前,当涂县劳动力21.7万人中有11.6万人外出务工,其中常年务工人员9.2万。扩大农民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当涂县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打造一支农民经纪人队伍。随着农业市场化的进程,越来越需要一批信息灵、有路子,可为农民跑市场,为农产品找客源,能够让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价钱的农民经纪人。他们可以使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减少农民生产经营风险。目前当涂已培养水产、粮油、畜牧等农民经纪人2000余人,有效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二是打造一批有技能的农民工群体。目前全县有五家县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项目实施五年来,共开展246期(十三个工种)培训,培训人数15296人,转移就业率达92.7%。通过阳光职业技能培训,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了务工技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许多地方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群,致富一方”的劳务输出效应。
农民增收制约因素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目前制约因素还不少,要引起重视和解决。如部分农业龙头企业的实力不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留守劳力致富技能欠缺;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滞后。
农民持续增收对策和建议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省委部署精神,结合当涂县实际,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引导农民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持续增收。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基于此,要在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的前提下,围绕产业调大、产品调优、特色调强、市场调活的原则,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以培育主导、特色产业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二是以引导农民科技开发、生产要素开发和市场开发为重点,不断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三是以资金倾斜为重点,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持续增收。一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应对市场需求,放低门槛,发展一批高科技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形成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采取财政补助、贴息等方式,把有限的资金相对集中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二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化程度。大力发展和兴建一批像水产批发、蔬菜销售这样的专业市场,完善市场网络和市场功能,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市场+龙头+基地+中介+农户”的发展模式。三是完善土地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和支持农户之间进行转包、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通过流转使土地向种植大户和能手聚集,实现规模生产与经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二、三产业开发等流转形式。
加强农民转产转业培训,引导农民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中持续增收。一是政府“买单培训”。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农民,使农民靠知识受益得实惠。二是开展“订单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培训与扩大劳务输出相结合。三是发放“创业绿卡”,对参加培训经考试合格人员发给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绿色证书。四是打造“劳力品牌”。把重点城镇建设作为城乡工农产业的连接点,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来抓,与兴建市场、发展商贸流通结合起来,与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
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从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中持续增收。一是建立完善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体系。依托供销网络平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加速网络延伸至乡镇、种养大户,完善县、乡、村农业信息网络,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网上招商、咨询、销售等服务。二是建立健全优良种苗繁育体系。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抓好县、乡两级水产、蔬菜、林果、食用菌、畜禽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优势农产品的良种化水平。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与国内、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的农产品质量地方及企业标准。四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完善专业农技推广队伍,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作用。
着力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引导农民从加大农业投入中持续增收。一是协调金融部门创新支农方式。可尝试农民土地使用权、林地承包权以及多年生作物抵押贷款,以及推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贷款等,解决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对农户贷款,除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比重外,着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大额支农授信贷款;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议推广发放订单跟踪贷款,并尝试开展仓储式流动资产质押贷款。二是积极探索建立乡村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可以由会员认缴贷款风险金、政府对农业的扶持金及其他资金组成;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镇)工程建设,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
新闻推荐
中国人相信一元复始、时来运转,正是这种强烈的弃旧图新的意识,积蓄了发展的“正能量”,推动着国人不断去创造“新生活”。“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几千年来,中国人是在除旧布新中度...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