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促脱贫助振兴 舒城县以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推动乡村发展
熊冰雪 本报记者 黄雪彦
近年来,舒城县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乡村振兴,通过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加快乡村发展步伐。
把握优势,主动作为兴产业
2015年,舒城县阙店乡经过充分调研考察,结合自身独特的环境优势,试点先行,开始挖掘香椿种植发展潜力,鼓励带动该乡转水湾村近一半的贫困户种起了香椿。
在省委编办的定点帮扶下,转水湾村围绕香椿产业,转变一家一户粗放式经营模式,发展香椿种植基地3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五个村种植香椿2000多亩。随着香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提升,成功申报香椿有机农产品认证,注册“阙红”商标,进行香椿产品深加工,积极研发“阙红”香椿酱、香椿榨菜等产品,通过产超(市)对接、电商销售等渠道,拓宽营销市场。同时,打造香椿观光采摘基地和香椿农家乐、乡村民宿,建立500亩香椿产业核心基地,配套建设3500平方米集农家乐、住宿、会议于一体的旅游体验设施,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乡村旅游为一体融合发展的脱贫致富新路径。
2018年,该村香椿种植户均较上年增收2000元以上,其中12户增收超过1万元。新鲜的香椿头,年产量达到200多吨,扶贫产品“阙红”香椿酱年销售量达50万瓶以上。香椿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群众脱贫增收,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转变思路,探索发展新路径
几年前,舒城县南港镇过湾村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村庄。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现状,过湾村开始转变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引领、以发展特色种养业为工作重心,通过汇集人才、建强队伍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该村青年樊浪生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回乡创业,创办安徽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富硒水稻种植和深加工,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方向。
不久,过湾村成立了“过湾现代农业合作社”,创新“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发展思路,将2000亩土地纳入托管范围,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共惠及该村233户359人。过湾现代农业主要从事农作物的种植、研发,并通过淘宝、天猫等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并建立留乡湾度假村,发展三产,带动村民就业。该村人均年收入已由3年前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左右。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过湾村在脱贫攻坚、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电商+富硒产业+乡村旅游”的“过湾模式”。
汇聚人才,强化智力支撑
在舒城县百神庙镇郑圩村,回乡创业的大学生魏霞正在处理着公司的网络订单。魏霞经营的王明公牌猪肉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2018年,该公司实现了500多万元的销售额,淘宝网站日销售额位居同类商品前三。魏霞的生意红红火火,与此同时,她也不忘带领乡亲们一同发家致富。明公生态农场同镇里37户养猪贫困户建立了购销合同关系,帮助解决了12户贫困户就业,每户实现月增收2000元。
发展产业、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舒城县加快引进农业科技型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开展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培养本土型人才;通过政策激励和科学引导,鼓励有能力、有梦想的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和扶贫事业,为农村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舒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舒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