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省民政厅牵头实施的社会公益服务“十百千”工程,把性教育公益课程送进部分中小学课堂和留守
孩子们懂得多,不代表懂得对
“我妈说我是从路边拣来的,我知道她是骗人的。”“我妈也撒谎了,她说我是从垃圾筒里拣来的,我根本不信。”6月6日,在舒城县晓天镇晓天中学小学部,10岁的三年级小学生褚书俊、付玉文这样告诉记者。
很多孩子都很好奇自己“从哪里来”,也都像褚书俊、付玉文一样,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正确的解答。好奇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生根发芽,孩子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我们肯定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褚书俊说。这也是一个多月前,他和许多同龄小伙伴的普遍认知。
今年5月,全省首届社会公益服务“十百千”工程中的“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公益项目正式启动,由安徽博爱公益基金会资助、合肥常青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具体实施,为六安、阜阳等地的部分中小学提供性教育课程。一个多月来,该项目已6次走进校园,为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三至七年级学生提供性教育课程,直接受益儿童达1000多人次。
在晓天中学,小学生们接触的第一节性教育课就是“我们从哪里来”。老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同学们讲解了精子、卵子结合及在母亲子宫内孕育、分娩的全过程。上完这次课,很多孩子第一次正确地说出自己“从哪里来”,第一次学到了如何自我保护。“我的身体我做主,男生和女生都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付玉文告诉记者,背心和短裤盖住的地方是隐私部位,别人不能触碰。
因为第一次课程效果比较好,6月6日第二期性教育公益课程开讲时,晓天中学又组织了部分初中学生前来听讲。近600名学生聚集在学校礼堂,学习“我们(男女)都平等”“青春期来了”等相关性知识。
“现在网络发达,很多孩子通过手机完成性启蒙,自以为懂得很多,但懂得多并不代表懂得对,尤其是农村孩子大部分还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晓天中学七(2)班班主任夏黎明告诉记者,青春期的孩子,对性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时向他们传授正确的性知识,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性心理,很有必要。
羞于启齿的事,大大方方地说
“20岁的大哥哥、大姐姐,和我们相比,身体有什么不同?”在晓天中学的性教育课堂上,授课老师章乐天提出这个问题。“大哥哥有喉结”“长得帅”“姐姐可以烫大波浪”“胸部长大了”……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抢答声,伴着麦克风响彻了授课礼堂。
讲到青春期发育问题时,章乐天老师提到一个真实案例:有个女生因为胸大被同学们嘲笑,每天都含胸弓背不敢抬头,现在她20多岁大学毕业了,因为驼背,找工作、谈恋爱都不顺利。“这个女孩的妈妈拜托我转告大家,不要嘲笑胸大的女生,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是正常现象。我要告诉大家,每个女生都应该昂首挺胸,嘲笑同学的身体是错误的!”章乐天说。
看到授课老师与学生大声地讨论青春期性特征和发育问题,夏黎明老师深有感触。“初中阶段的女生,因为害羞而含胸弓背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夏黎明说,自己虽然是一位女教师,但是与学生直接谈胸部发育还是“羞于启齿”,也怕涉及隐私孩子会抵触,“我一般会拍拍她们的后背,告诉她们这样(含胸弓背)不好,显得没精神。”
性教育课程把“家长回避”“老师不讲”的知识,大大方方地教给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使他们正确认识性、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我第一次知道,两边胸部不一样大是正常的。”“我这应该是生长痛,不是生了病”……孩子们以往不好意思说、不知道找谁问的问题,得到了解答。
“我们讲课时会播放一些仿真的漫画、图片和视频,我告诉孩子们,如果感到害羞可以捂眼睛,通常捂过一两次眼睛之后,孩子们就会大大方方地观看了。”章乐天介绍说,在性教育进校园过程中,也曾遇到地方领导和学校领导对性教育有顾虑、建议男女生分开授课的情况,但他们现场参观了教学活动后,之前的顾虑都打消了。
学会自我保护,健康快乐成长
性教育公益课程走进校园后,学生家长反应不一。有的家长担忧孩子懂得多了,会不会“学坏了”,心思不在学习上。“孩子本来没开窍,想不到这个,现在老师把什么都教了,孩子又好奇,会不会整天就想着那些事?”一位家长忧心忡忡地说。
也有的家长对性教育公益课程表示欢迎。两位皖北农村的学生家长分别表示:性教育很重要,但自己不知道该怎么教,学校开了课,解决了家庭的大难题;孩子不在身边长大,有些青春期情感和发育方面的事情,不肯跟家长说,让专业的老师教,总比孩子自己从网上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强。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调查表明,一直处于无知状态下的青少年,付出高昂代价的危险性比较大。”晓天中学副校长舒双武说,青春期是人生最灿烂的黄金季节,树立科学的性教育观念,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了解性知识,学会甄别和远离不法侵害,有利于他们养成健康的性心理,培养他们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意识。
“千般呵护,不如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省妇联副主席张若平说,父母不可能24小时陪伴和保护孩子,特别是对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来说,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发育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通俗易懂的性教育,教会孩子们正确认识及保护自己的身体,非常重要。
“儿童性侵害高发率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施害者“大部分是熟人”、很多儿童在遭受性侵后“不懂得那就是性侵害,不知道如何采用合法的手段保护自己,也没有告发施害者”……伴随性教育公益课程的开展,省、市、县各级妇联领导纷纷走进校园,为孩子们送上文具、课外读物、辅导资料,并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印的预防儿童性侵害系列读物,分发到孩子们手中。
张若平表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确保他们平安、健康、幸福地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她期望通过“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公益活动,推动提升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水平,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共同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儿子,来来来!拍个照片!”“老倪,给我美颜一下……”老妈不绝于耳的声音回荡在五一假期的万佛湖景区内。5月2日下午...
舒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舒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