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地“民政成绩单”亮点多 服务老幼困“一个不能少”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6-11 10:18 大字

■ 本报记者王逸群实习生陶企

构建养老体系、提升儿童福利、做好特困人员兜底保障……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安徽省各地民政部门精准聚焦服务人群,交出亮点纷呈的民生“成绩单”。

探索养老服务新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刻不容缓。为此,淮北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创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立了“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健康养老业态。先后有14家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吸引社会投资近1.5亿元。其中,安徽相王医疗健康养老公司已成为皖北地区医养结合的一个亮点。

就目前来看,养老服务的痛难点问题是服务人员紧缺。对此,淮北市每年实施养老服务人才 “333”培训计划,先后邀请上海、台湾知名养老专家授课,给予护理员最高12000元的一次性入职奖补。池州市则建立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与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培养养老机构护理员300多人。

此外,淮北市还通过设立“时间储蓄银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开展为老志愿服务近千次。支持农村社区建立基层老年协会400余家,鼓励他们参加互帮互助公益活动。

儿童关爱“无死角”

留守儿童、孤弃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如何准确掌握信息、解决该群体的相关诉求?蚌埠市依托12345市长热线,设立儿童保护专线,通过建立受理、交办、转办、督办机制,2018年以来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侵害儿童权益行为20余件。依托74名乡镇儿童保护督导员和1086名村(居)儿童保护专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儿童关爱保护信息管理系统。

在服务创新方面,该市推出农村留守儿童“叠加监护”,在10个村和60户家庭开展试点,为监护不到位的家庭配备30名监护辅助人和监护督导人。创新设立“儿童福利发展基金”,举办首届关爱孤弃儿童“慈善晚宴”,募集善款153万元、物资10万元。打造“小姨工作室”党建服务品牌,为孤弃儿童提供标准化服务。创新推进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将收养范围扩大至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责任的其他困境儿童。

悉心救助困难群众

时值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为畅通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渠道,六安市全面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各乡镇设立“一门受理”窗口,民政与扶贫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作用,做实县、乡、村三级“救急难”主动发现工作。同时,该市实施“慈善救急难”项目,对因大病导致生活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最高救助金额3万元。舒城县建立县、乡、村、组四级“救急难”网络平台,是全省唯一入选民政部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县。

池州市则立足特困人员多样化需求,着力在提供精细化、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上下功夫。该市安排身体条件许可的老人与失能半失能老人结对帮扶,定期开展精神慰籍、谈心谈话、文化娱乐等活动,支持老年人参加生产劳动。同时,深化医养结合。将入住供养机构特困人员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并在全市150张床位以上的特困供养机构设立医疗护理室或护理站,150张床位以下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坚持每周安排2次医护人员坐诊。

此外,该市还出台了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补贴政策,每人每月发放100-300元不等的护理补贴。投入100余万元为全市5591名集中特困供养对象购买住院医疗护理保险。提高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待遇,目前管人均工资不低于村干部工资标准(3万元/年)。

新闻推荐

四代接力护英魂 舒城县南港镇老岭村张先鹏一家为河北籍烈士守墓70余载

本报记者黄雪彦四月的皖西大地映山红开遍。特别是,烈士王先会长眠的地方,映山红开得更加浓烈奔放,似乎在一瞬间,时间...

舒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舒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