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舒城农民村里办起婚介所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6-04-15 08:51 大字

“老主任,麻烦你给登记一下。 ”3月21日中午,正在吃中饭的朱一华老人,被“佳梦缘婚介所”的女主人叫去做信息登记。朱一华二话不说,放下筷子,急匆匆地离开了饭桌。年近七旬的朱一华原是舒城县高峰乡陶湾村民委员会主任,他做过乡村民办教师,当过多年的村委会主任。村民们都习惯称他“老主任”。“老主任人缘好,威望高,干事认真负责,四乡八里熟人多,知人底,请他做登记,村民放心。 ”佳梦缘婚介所负责人许万通介绍说。

“佳梦缘婚介所”今年正月成立,老板名叫许万通。许万通50多岁,长期在杭州务工。每年春节期间,老许回家乡过年,发现许多在外打工的青年男女30岁上下了,还是形单影只,这引起了他的关注。在和乡邻们交谈中得知,现在农村很多大龄男女为了生计长年奔波,无暇顾及婚姻,真是“肠子痒挠不着”,家里的父母们着急,大年青年们也无奈,乡村的年味因此多了几许焦虑和无奈。

许万通说,附近村里有个30多岁的男青年为了找对象,放弃了外地务工单位一份不错的工作,回乡当起了代课教师。但是三年过去了,至今还是孤身一人,此事触动了许万通在家乡办一个婚介所的想法。说干就干,老许利用在杭州务工的机会,走访了多家婚介服务机构,学习婚介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今年正月,老许夫妻俩跑工商分局、购置电脑、接通网线,将自家在高峰乡五桥街道的两间门面房装饰一新,挂起了“佳梦缘婚介所”的牌子。考虑到农村实际,老许聘请老主任做登记,当“红娘”。

农历二月初二,婚介所开业,一下吸引了乡里乡亲。现在,来人来电登记的已经有十多人,加上“口头”登记的,累计已登记了二十多人。有的人还托亲友代替登记。

张大鹏华兴福

新闻推荐

舒城小镇上办了个婚介所开张月余登记20多人,为当地年轻人牵“红线”

开张月余登记20多人,为当地年轻人牵“红线”

舒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舒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