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特困群众一个温暖的家

安徽日报 2020-01-08 07:06 大字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位于六安市金安区孙岗镇的孙岗老年公寓。宽敞而整洁的院子里,文才贵、文继中父子俩穿着干净的新衣服,并排坐在院子里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儿子智力残疾,79岁的文才贵看着儿子的目光中充满了慈爱。就在一年前,这一对父子还因为残疾、完全没有劳动能力而生活在困苦之中,是典型的特困五保户。“去年腊月的时候,我到他们爷俩家里去接他们,家里什么都没有,又脏又乱,父子俩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如今在养老院一年了,人也精神了,还长胖了不少呢。”老年公寓院长徐燕告诉记者。

从2018年开始,六安市金安区开始试点针对特困困难人员进行集中供养,将五保户中的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安排到养老院进行照料。孙岗老年公寓中122位老人中,就有69人属于这类人员。“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基本是智力残疾、瘫痪或者残疾人员,无法生活自理。去年开始试点集中供养后,由政府补助护理费用,安排了全区400多名特困供养人员入住了全区6个养老机构。将托底扶贫政策贯彻到位,让他们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金安区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股长代军告诉记者。

在金安区城北镇的乐天养老护理院中,老人们在新年第一天里也都格外精神。卧室被护工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护理院里不时能看到护工搀扶着失能人员在院子里、复健室里进行运动。55岁的刘孝芦在走廊上和其他老人有说有笑,尽管因为生病无法正常行走,但刘孝芦心情却是不错。“刚刚孩子还从江阴给我打了电话,再过一阵厂子就放假了,他就能回来过年了。”说起自己在外打工的孩子,刘孝芦很是开心。2015年,刘孝芦因为生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也因为一场病拖累了家人。“我老婆去得早,就一个孩子。生了这个病之后,孩子只能留在家里照顾我,没法出去打工,也成了贫困户。我自己也觉得很对不起他。今年好了,政府补贴让我住进了养老院,孩子也终于解放了,如今在江阴打工,一个月收入能有好几千元呢。”说起如今区里试行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制度,刘孝芦竖起了大拇指。

“2019年开始我们区进一步试点了针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精神残疾除外)、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体中评定为失能半失能人员的集中供养制度,乐天养老护理院集中照顾的32名人员都是这一类的,从13岁到92岁都有。这些人员都是在各乡镇街道摸底登记后,对主动提出申请的家庭进行乡、村两级初审、评议、公示后才能入住。”代军告诉记者,原本这些家庭难以承受养老院的护理费用,现在由政府统一补助,对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按照每人每月2200元、1600元的标准补贴养老院。而那些非贫困户的困难家庭,每个老人每月也只需交400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通过两年的试点摸索,金安区初步形成了区乡联动、医养结合、运行顺畅、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了特殊困难人员兜底保障措施基本到位。“通过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困群众社会化、组织化养护机制,我们切实减轻了贫困家庭照料护理的负担,解放了贫困家庭的劳动力,一方面激发了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失能、半失能特困群众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也能享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代军说。

新闻推荐

鼓励居民参保

为全面推进202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作,近日,裕安区单王乡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全面走访辖区内群众,助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六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六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