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获时节,记者在舒城、霍山等地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发现——绿色增产也要品牌支撑
本报记者 袁野
“田间地头都装上了太阳能灭虫灯,主要依靠物理方法除虫”
10月13日,舒城县千人桥镇五里桥村,125亩水稻田里,饱满的稻穗低下了头。 “这125亩地是我县粮食绿色增产的技术攻关区,我们从选种、育秧、种植等各个环节都采用了最高的标准。预计10月下旬就可以收获,亩产可达到900公斤。 ”站在田头上,该示范片的负责人龚猛说起自己精心照料的这片田地,口气中不无自豪。
同在千人桥镇的种粮大户王光山看到绿色增产示范片粮食生产形势大好,也积极调整了自己的种植思路。 “从去年开始,我们跟着示范片改良了自己的生产技术。 ”说起绿色增产之后的变化,王光山如数家珍,“最大的变化是打药,一季水稻,从前要打8至10次农药,但是现在只打两三次高效低毒的农药,田间地头都装上了太阳能灭虫灯,主要依靠物理方法除虫。施肥也不再施加氮肥,而是使用有机肥、秸秆和紫云英的新组合,种植品种也从原来的普通粳稻换成了优质粳稻。 ”
“由于采用了新品种,水稻抗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今年水灾和旱灾我们都经历了,但是水稻产量并没有太大的减少,亩产600公斤。我家水稻走订单路子不愁销,每斤能卖1.5元,比保护价高了1毛多。成本和售价一降一升,每亩能多赚200多元。 ”王光山告诉记者。
在干汊河镇的泉堰村,种粮大户丁思年的1500亩有机水稻也收获在即,同样采用绿色增产模式,科班出身的丁思年尝试了更多的新技术。“今年我在肥料上下了大功夫,尝试了沼液加有机肥、饼肥加有机肥、纯有机肥三种模式。”说到了技术上,丁思年更像一个研究员,“只要方法得当,沼液作为肥料效果是最好的。”丁思年告诉记者,当地有不少养猪场,沉淀过滤之后的沼液是高效的有机肥,施用这种肥料,有机水稻的亩产最高能到400公斤。但是大面积施用时施加量较难控制,“我自己设计了一个施肥的机器,效果还是不错的,今年冬天我打算利用这种沼液养地,给明年的水稻种植打下好基础。 ”丁思年告诉记者。
“优质水稻总产量不大,好米卖了劣米的价”
霍山县与儿街镇四顾冲村种粮大户何文林家的300多亩优质水稻今年已经收割完毕,但何文林却并没有太高兴。同样按照绿色增产标准生产出来的优质水稻,何文林家的水稻只能按照每斤1.38元的国家粮食托市收购价卖给粮贩子。
“霍山粮食种植面积并不算大,所以也没有成熟的品牌粮食加工企业,因为优质水稻总产量不大,当地的粮站也不愿意收,好米卖了劣米的价,心疼呦。”何文林告诉记者,当地不少种植优质水稻的大户最终决定自己加工出售,但是因为没有规模也没有品牌,最终也没有卖上价格。
在舒城县南港镇过湾村,则是另一番景象。在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00亩有机水稻丰收在即,公司经理宋志威告诉记者,尽管还没收割,但今年的大米基本上也被预订完了。 “我们公司在舒城县和石台县都有种植基地,采用的都是小麦+紫云英+水稻轮作以及稻鸭共作的生态种植模式,均为有机粮食。 ”从2014年开始,宋志威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公司,开始精耕细作农产品品牌。通过线上线下两条线,过湾有机米、富硒米建立了100多家直营店,同时进驻了阿里巴巴、淘宝等一系列电子商务平台,“我们从一开始就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现在我们拥有从5元到20余元每斤的十几种不同档次的有机米产品,同时还经营各种杂粮产品。在当地同我们合作的种植大户,我们提供统一的种子、技术,水稻的收购价按照国家托市收购价上浮10%收购。 ”宋志威告诉记者,2015年公司的销售额就突破了9000万元,今年还打算以南港镇为中心,把水稻田扩充到一万亩。
丁思年也在琢磨着自己的品牌,泉堰村坐落在春秋山下,柳抱泉的泉水从村中潺潺流过,这些在丁思年眼中都是自己大米的卖点。“我现在注册的品牌就是柳抱泉矿泉米,依托的就是我们当地独一无二的优良环境,大米加工厂也在建设中。目前已经有好几家合肥的客户来我这里考察过了,看了我这的环境,他们都有订购我的大米的意愿。 ”在丁思年的眼中,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已经不是简简单单把粮食种好就能获得好效益的年代了,“没有品牌支撑,有机大米也难以卖上价。 ”
“从过去单纯追求高产,转变为绿色高产高效相统一”
从2015年开始,六安市开始大力推行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提升粮食生产的质量,通过新技术的运用以及专用品牌的打造,塑造新的粮食生产模式。
正在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的创建工作的舒城县,通过1.2万亩核心示范区示范带动作用,已有21.75万亩的水稻采用了绿色增产的生产模式。“我们在全县遴选自然条件优越、肥力水平较高、种植基础良好、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水稻主产区的桃溪、千人桥、百神庙、南港、干汊河、柏林、城关等14个水稻主产乡镇,通过开展共性技术瓶颈攻关、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集成绿色高产高效模式运用以及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生产。从过去单纯追求高产,转变为绿色高产高效相统一,促进产能提升和效益增加。 ”舒城县农委总农艺师章树说。
“我们现在构筑的是‘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的粮食生产新格局。 ”六安市农委总农艺师谢申海告诉记者,通过推广良种、提升耕地质量、节肥节药、推进机械化作业、建设粮食生产信息系统以及提升粮食品牌效益,当地粮食绿色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6年六安市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以及新肥料技术推广应用,每亩减少化肥用量0.2至0.58公斤,仅上半年就减少了化肥使用量约1.26万吨;示范区内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85%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使用覆盖率100%,化学农药使用量下降了20%;打造了300万亩优质稻米生产核心区,全市有14家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获得了大米绿色认证产品68个,5家粮食生产主体获得了有机稻米认证证书10张,经过检测合格的绿色食品粮食基地接近150万亩,为进一步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生产、促进品牌效益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闻推荐
▲近日,由霍山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束学龙,县委副书记、县长陈俊带领的霍山县党政代表团赴双凤开发区考察,表示进一步加强联系,促进两地企业之间更多领域的合作,实现发展共赢。县委副书记、副...
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