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土地 用真心换村民信任

江淮晨报 2019-11-27 07:30 大字

记者在玫瑰花种植园体验工作。

记者了解乡村情况。

时间:11月12日

体验记者: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韩婷 赵瑞瑞

地点: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刘社区贾郢村

随着机场搬迁到新桥,高刘的很多行政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们享受到政策的利好,从农民房搬迁到了楼房。

11月12日,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走进经济开发区高刘社区贾郢村,体验当一天村支书。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村子里的事儿更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11月13日,适逢高刘镇最大规模的一次回迁摇号,而在诸多行政村中,贾郢村的村民占据了大多数,在一天的村支书体验中,记者跟着贾郢村第一书记邓旭跑了一天,看了一天,也解决了不少村民的难题。

分房难,“够处”解难题

眼前的一栋栋漂亮的新楼房,就是长岗居民的回迁新房,这些新房配备了电梯、燃气、防盗等,让居民们喜出望外,在外长期租房的居民们很早就想回到自己的家园了。

眼看着就要抽签了,很多居民却开始担心了。

“我们现在一共有6种房型,老百姓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但是也有例外,像125平米这种需求量大的,可能房子不够,有些人就会抽不到,这样就难免会有一些小矛盾。不过我们之前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老百姓基本上都能理解。”邓旭说,这次长岗片区5年来首次集中分房,涉及2299户9335人,分房3636套,31.3869万平方米,矛盾多,难度大,任务重。

作为长岗片区涉及分房人数最多的贾郢村,此次需要安置2500多人。

“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忙这个事情,老百姓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按照政策来,能理解的我们工作都好做,不能理解的也得一点一点来摆事实讲道理。”

拆迁难,分房更难,老百姓诉求不同,问题也多。眼看第二天就要抽签了,可一户村民还迟迟不肯签字。

原来,在2014年拆迁的时候,他和前妻以及孩子还是完整的家庭。前两年二人离了婚,可拆迁登记时二人的户籍在一起。这到了分房出了问题,男人埋怨前妻当初卖平方没有跟他商量,如今怎么也不肯在分房协议上签字。但是如果男人不签字,前妻也没办法去抽签。二人在安置办公室吵了起来。

问题要解决,二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肯退让,只有书记出面,想了个办法,二人都觉得合理,就顺利地把问题解决了。

“这些矛盾问题都是村里常见的,平时常常下去走动,多和村民们打交道,了解了他们的性格以后,处理事情就简单多了。”邓旭说,老百姓私下里都说他“够处”。

也正是“够处”这个词,让他在村里行走办事,事半功倍。

建立信任,并非一日之功

邓书记一口地道的肥西话,可事实上,邓旭1990年刚从安徽大学毕业时,说的可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当时在霍邱工作了两年后回到高刘老家,干起了村干部的工作。

在高刘结婚生子,他也就安心地留在了那里。2000年,邓旭担任老贾郢村村书记,后来行政区划,老贾郢村和应岗村合并为现在的贾郢村,邓旭担任了村委会主任。

“那时候刚回来的时候都讲的普通话,但是老百姓不睬你啊,他们觉得你讲普通话好‘煽精’,工作很难开展。”邓旭说,基层工作想做好,必须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第一步就是要和他们同步。现在你再去贾郢村和邓书记说话,他已经是一口地道的肥西话了。

如今的贾郢村户籍人口3000多人,有一半的人都去城市工作或者在外地打工,还有1500多名常住人口。而安置人口却要大于户籍人口,也就是说,除去这次拆迁安置的2500多村民,还有1600人没有安置。“这些人都住在合六叶高速以南,他们现在的住宿条件还比较差,都还是旱厕和井水,接下来我们重点要解决的就是改厕、改水和户户通路。”邓书记说。

就在记者赶到的当天上午,设计院的工作人员在村里已经完成了测绘工作,到今年年底,就能完成改厕工作,到明年改水和户户通路也会相继完成。

别看这些工作说着容易,可做起来也并不那么容易。老百姓原本的生活习惯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虽说他们也知道抽水马桶和自来水好用,可改造起来要占用他家门口的地,就有些矛盾了。

“我们工作都做在前面,老百姓也是讲道理的,我们去一家一家做工作,主要还是平时你做的事情老百姓放心,你说的话老百姓自然也就相信了。”邓旭说,基层工作就是在平时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慢慢积累起老百姓的信任,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是一天能做好的。

驻村企业受损,支书也睡不着

鲜切花新品种实验基地是目前合肥市区内最大的玫瑰花种植园。村民程龙玉多年在外做苗木生意,积累了很多经验。近几年,他发现年轻人很喜欢玫瑰花,玫瑰花的市场在合肥也很大,可是合肥却没有玫瑰种植园。于是,他亲自去云南学习了玫瑰花的种植知识。

2018年,他在村里流转了100亩土地,在村子里做起了玫瑰实验基地。他还请来云南专家培训,很快实验基地建成了。一期他投入了近500万元,建成了7个大棚种植玫瑰。本来这个时节第一批玫瑰就成熟可以面向市场了。殊料,三个大棚的玫瑰花因为病虫害一夜之间付之一炬。

“请专家来看了,这些病虫害传染很厉害,一两株感染上根本看不出来,但是一旦传染开就无法控制了。”程龙玉说,这些玫瑰花要是算上一年的产值怎么也得二三十万的收入。

得知这一情况,邓旭也跟着着急,记者跟着他去了趟玫瑰园。

“有什么问题村里能解决的,我们也想帮着解决,毕竟是来村里做企业的,也帮助村里解决了十个村民的工作,这样的企业,村里是有责任去关心的。”

虽然眼前看不到收益,可程龙玉也没有沮丧,村里的关心,再加上他自己的积极,他一边想办法解决病虫害,一边还在选择新的玫瑰品种,“明年我还要在旁边的这50亩继续试验新品种。”

记者在程龙玉的玫瑰园看到,一株株娇艳欲滴的玫瑰花,着实很漂亮。打开一朵玫瑰花上的塑料膜,轻轻吹一口,玫瑰花瓣四散而开,这样的玫瑰花即便是现在拿到市场上一会一售而空,根本不愁卖。

■记者手记

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

一天的体验生活,疲惫而充实。

邓旭说,因为实在太忙,最近就忙老百姓拆迁安置的事情,其他事情都搁置一边了,恰巧我就在这个时候来到村里体验。

没办法跟村支书下到村民家中体验记录,却看到了村支书的不易。

正如邓旭所说,村民的事都是大事,要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村民才能信任你,才能肯定你。和村民们用乡音聊着家长里短,就能把事情解决掉。

这就是村支书,一个听上去是个官儿,可每天都在事无巨细地处理村民小事的父母官。

住房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要在这个过程中面面俱到不可能,可邓旭做到了。因为他扎实的工作,让这里的每一户都欢笑着拿到自己的新房。还没有住上新房的村民也即将开启全新的生活方式,开始用上自来水和抽水马桶,这些在城里人看来不是问题的,可是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农村,却是实实在在需要解决,却不那么容易解决的事情。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韩婷/文 赵瑞瑞/摄

通讯员 梁青山 孔维舟

新闻推荐

“装看不见”的底气,谁给的?

六安市霍邱县的残疾贫困户朱尚生发了一笔“横财”,当然更是一场“横祸”。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当地石店镇信用社在2014...

霍邱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