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身后事由政府来买单 年为群众减负1.5亿元沂水在全市率先全面实施全民惠葬政策□本报记者 然锋 发学通讯员 贾佳

临沂日报 2017-05-25 09:25 大字
5月9日,从沂水县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传出好消息:该县在全市率先全面实施全民惠葬政策,从5月10日起,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实施免费,具有沂水县户籍的居民,在沂水死亡所涉及的尸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等基本殡葬费用全部免收,同时大力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为到公益性公墓安葬的免费提供墓穴,由此开启了丧葬费“全免时代”。

新政策实施第一天,沂城街道东关街83岁老人高中美不幸去世。“新政策规定,老人的尸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钱等全部免收,仅这部分费用就省了1210元!”街道红白理事会成员王清河来到县殡仪馆为其办理手续时深有感触地说,他经常帮着村民张罗后事,修个坟少则七八千,多则数万不等,买口棺材至少三四千,家庭条件好点的还好说,家庭条件差的就得借钱操办,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群众负担。新政策的实施,为老百姓节省了很大一笔费用。

这十几天来,到殡仪馆火化的已有200多人。伴随着这些人的下葬,全民惠葬政策成为全县群众街头巷尾谈论的重要话题。“俺老伴去世的时候没赶上建公墓,等俺百年了,一定要在公墓里下葬,以前修的坟和棺木都不用了,这个公墓多好,不仅省钱还省地,关键是位置好,交通方便,葬在外边说不定什么时候要搬迁,到时候又要给子孙添麻烦。”许家湖镇南小尧村67岁老人李宝森几年前老伴去世,也一起修了坟、打了棺木,但面对村里建的公墓,李宝森老人有了新的想法。目前,规划面积50亩的县级公益性公墓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各乡镇街道已建成和在建公益性公墓62处,今年上半年基本能达到公益性公墓全覆盖。

一直以来,沂水县在移风易俗方面都有很好的传统。人去世以后,当天火化、当天安葬,逝者入土为安,仪式简朴节约,但也存在着事前修坟、打棺等现象。对此,沂水决心深入推行殡葬改革,在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实施免费的同时,大力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为到公益性公墓安葬的免费提供墓穴,进一步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该县民政局副局长贾文勇向记者算了“五笔账”:经济账,全县每年大约有8000人去世,实施全民惠葬政策后,基本殡葬服务费每具免收费用1210元,单墓穴免收费用1000元,此两项年可减轻群众负担1760多万元;现在经营性墓地均价在1万元左右,再加上修坟和买棺材钱,每年可为群众节约1.5亿元。土地账,以往一亩地只能建 20个大坟头,安葬40人;公益性公墓一亩地可建200套双穴,安葬400人,集中到公益性公墓安葬可节约90%的土地,全县每年可节约土地400亩。资源账,一口棺材大约用1立方米木材,一年1亩杨树林成长木材大约1.5立方米,1亩地的杨树林生长一年仅够打1口棺材;1亩地的松树、柏树生长一年还打不了一口棺材;全县年可节约木材1万多棵。环保账,摆祭从简,逐步减少焚烧纸扎等丧葬用品,保护了环境,减少了大气污染。安全账,据统计,全县80%以上的山林火灾都由上坟引起,不但毁坏了林木,更带来了安全隐患,公益性公墓设有专门的焚烧区,可有效避免因上坟引发的火灾,让祭奠更便捷、更环保、更文明、更安全。

沂水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逐步接受和认可新的安葬形式,提高公益性公墓使用率。印发了“致全县人民”和“致党员干部、企业家”两封信,要求党员干部和企业家带头落实殡改政策,引导群众算透经济、土地、资源、环保和安全“五笔账”,公墓安葬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形成了生态环保安葬新风尚。沂城街道东山社区解家官庄村68岁的武善芳老人去世后,子女按照老人生前愿望,将其安葬在村里刚建成的公墓里,并将2009年去世后安葬在自家地里的老父亲李瑞成也迁入公墓合葬。“俺爹生前就嫌修坟占了口粮地,办公事花费高,想简单办。俺爹没赶上,俺娘赶上了。俺们就按照老人的想法,把老人合葬在公墓里,完成老人想简单办公事、不占口粮地的心愿。”孝顺的儿媳丁祥霞说。他们是该公益性公墓建成后第一对在此安葬的老人,葬入公墓也了却了李瑞成老两口生前从简安葬的愿望。 

新闻推荐

沂水:“五化”打造村级督查新模式

“过去党务工作都是摸索着干,通过开展村级督查,终于懂得了按规程办事的重要性。”村级督查工作开展以来,沂水县许家湖镇红石官庄村党支部书记韩长征把照章办事作为党务工作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围绕督...

沂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