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沂南让贫困户的信用闪光发亮

农村大众报 2016-03-10 00:33 大字

▲3月1日,沂南县孙祖镇代庄社区的贫困户季怀忠,在自家的大棚里管理黄瓜。季怀忠通过“富民农户贷”借了5万元,全部投入到大棚经营上。欠有外债、家庭开销大、技能经验缺乏——贫困农户过去很难得到银行的青睐。但在沂南,只要人品好、无不良信用记录,又真正从事靠谱的行当,可以获得无抵押、无担保、无利息的贷款。那些真正带动贫困农民脱贫的企业,也能根据其脱贫贡献,获得一定额度无抵押、无担保、低于基准利率的贷款。

信用不会自然显现,但政府的背书能让贫困户的信用发光;风险不会凭空消散,但精巧的制度设计能让风险由强势者承担分散;施舍改变不了贫穷,一点信任、一个机会反而能让贫困户真正自立自强。“人无信不立”,沂南的扶贫小额信贷从促进人的发展着眼,挖出了穷根。

授信于人,

扶贫扶志

2015年7月,沂南县开始试点推广“富民农户贷”和“富民生产贷”。参加“富民农户贷”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村镇、县及银行考察后,可获得1000元-5万元的贷款。贫困户无须抵押、担保,按基准利率还本付息后享受政府全额贴息。“也就是说,只要考察合格,真正从事生产经营并还款,贫困户就能没有成本地融资。”沂南县副县长刘金光说。

孙祖镇代庄社区的贫困户刘泽堂一家,因为老人长期患病不能外出打工,就靠着2亩薄地种点花生、地瓜来维持生计。老人生病、孩子结婚、妻子体弱,让刘泽堂这个家不堪重负。刘泽堂有过脱贫的想法:“也想过盖大棚,但造价接近盖个屋。想了,也是白想。”去年夏天,这个从来没见过温室大棚的山村,也盖起了39个大棚。只要花7万元,每年付3000元左右的土地流转金,就能获得大棚的产权。通过考察,刘泽堂从沂南县农信社获得了“富民农户贷”最高5万元额度的授信。用足授信,又借了2万元,刘泽堂买了基地的19号大棚,种上了黄瓜。

从今年正月开始摘瓜以来,刘泽堂已经卖了近11000元。“第一年种,虽然产量不如老种植户高,但好在今年价格特别好。”刘泽堂说。随着旺产期的到来,只要价格别跌太多,加上夏季种一茬芸豆,刘泽堂一年能获得纯利四五万元。

截至3月2日,沂南县“富民农户贷”授信4000多万元,实际为532个贫困户发放约1700万元。

企业扶贫,

有名有利

“富民生产贷”更像一种政府从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每带动一个贫困户完成脱贫目标,就能按照每户3-5万元的额度获得无抵押、无担保优惠信贷,上限为300万元。以基准利率还本付息后,如果经考察完成目标,政府贴息3%。以当前利率水平算,企业一年期贷款的成本仅有1.35%,而市场上一般利率为8%-10%不等。

山东青田食品有限公司申请的260万元“富民生产贷”,于8月初到账。为此,青田公司与县政府以及56户贫困户签订了协议:只有按时、按指标完成脱贫任务,企业才能享受贴息。这56名贫困户中的12户,直接到企业上班就业。这12名工人,大多是60岁以上贫困老人的子女,企业要求工人每月将工资中的300元交给其父母。青田公司还计划今后将这300元直接打到贫困老人的银行卡上。另外44户为企业种植红圆葱和马铃薯,企业提供种子,并且以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收购。据了解,除了这些方式,获得“富民生产贷”的企业帮扶脱贫还有以地入股、来料加工等形式。

据青田公司总经理黄立刚介绍,该公司工人月收入3000-6000元不等,种植蔬菜的亩均纯利不低于5000元,带动这56户脱贫不成问题。对企业来说,廉价及时的贷款解决了一部分周转资金,而且稳固了原料供应。“政府和银行解决了公司的贷款,所以公司也愿意将政府贴息的部分通过保护价收购方式返还给贫困户。我们公司不仅得到了实惠,而且在县里、在周边村的形象也提升了。”黄立刚说。

截至2月18日的数据显示,“富民生产贷”已授信14家企业,已为9家企业发放2540万元,带动贫困户711户。(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麻明军:经销农资从选肥料到选模式

今年31岁的麻明军是个典型的子承父业“农二代”,从事农资行业已经13个年头的他,现在是临沂市沂南县泉林嘉有黄腐酸销售专营店总经理。“一入农资‘深似海\’,这两年行业不好做,多亏...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