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执行模式 建立长效机制 临沭法院案件执结率近98%

临沂日报 2019-02-13 09:25 大字

本报讯 在全国“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期限临近之际,临沭县人民法院案件整体执结率97.92%;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法定期限内执结率96.96%,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终本合格率100%;执行信访案件化解、办结率100%;各项指标均达到最高法院引入的第三方评估要求,去年以来一直位列全省法院前两名。

临沭法院撤销原来的庭室,成立执行指挥中心,内设4个查控团队、2个警务团队、2个综合团队。中心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被执行人,一律纳入失信名单、一律进行财产查控、一律拘留、一律罚款、涉嫌拒执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五个一律”以采取为原则,不采取为例外,不采取强制措施的必须经院长审批。“五个一律”分别在对应窗口依次限时完成,变庭室包办案件为团队各管一段,杜绝了权力寻租及消极执行、选择执行和乱执行。同时,极大地震慑了“老赖”,大大压缩了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的空间。

案件在指挥中心2个月不能执结的,则流转到下一个环节——精执团队,采取精细化、精准化的执行;如果3个月内仍不能执结,会横向流转到下一个精执团队。这样以来,案件实现了动态流转,不再“捂”在某个环节或法官手里。精执的时限是三个月,到期要实现“扎口结案”,否则要逐级上提至团队长、执行局长和分管院长。

同时他们还实行“前减后加,积分评价”的考核办法:如案件分值为2分,上一团队不能执结就要减掉2分,下一个团队执结了就加上4分。上个月,得分最高者233分,最低者仅39分,体现在工资上相差接近一倍,彻底打破了平均主义。团队的考核结果还与法官的职级晋升、荣誉表彰、行政保障、考勤管理、培训学习等“六挂钩”。

该院还实施“全程留痕、节点管控”的办案流程,所有节点的记录公开透明,上下纵横之间形成互相制约监督。案件随着流程走,团队建在流程上——“内源性”的改革让法官依法主动作为,确立了破解执行难的长效机制,解决了原来运动式执行效果难以持续的问题。

为此,该院院长张星磊在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会议上作主题发言,并受邀到国家法官学院进行专题授课,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出“临沭做法”。

(彭庆东 曹珊珊 高文波)

新闻推荐

青云镇筑巢引凤引资13.5亿元

□张勤明吕永国报道本报临沭讯据悉,临沭县青云镇“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9个项目全部开工,合同金...

临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