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干部攀穷亲 扶贫用真心

临沂日报 2017-01-12 00:00 大字

1月日,连日的雾霾逐渐消散,蓝天、白云、阳光下的费县南张庄乡显得更加秀美。

一大早,家安沟村的扶贫包户干部刘正侠带着县扶贫办发放的“爱心棉被”来到岁的贫困户杨茂胜家中,并坐在老人递过来的小板凳上,和老人拉起了家常,并不时把老人的诉说记在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临别前,老人嘴里一个劲地念叨:“能和你这样的干部成为亲戚,俺打心眼儿里高兴!”像老人口中所说的亲戚该乡还有位,连日来共有个贫困家庭收到了“爱心棉被”。近年来,扶贫干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贫困户的幸福指数,成了贫困户的“富亲戚”,成了村干部的“好帮手”。

让贫困户感受到扶贫干部有“亲戚味”。为稳定实现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让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扶贫干部首先从贫困户信息收集入手,将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帮扶措施都拉出了清单、列出了明细、算好了账目,真正实现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政策措施、驻村帮扶、脱贫成效“六个到位”。除了实施产业扶贫和政府兜底保障外,该乡还举办电子商务培训6次,累计培训人次,带动户贫困户共人加入电子营销网络,人均增收预计元。在各节日期间,包户干部自掏工资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等慰问品,把关怀送到每一位贫困户的心坎里。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一些扶贫干部刚进村入户时,有的群众私下里嘀咕:“又是一阵风”“不就是搞个形式、走走过场”“一看就是假把式”……让贫困户不拿自己当“外人”,扶贫干部李晓斌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和白埠村贫困户曹广松交流座谈时了解到,曹广松在村里是有名的“土专家”“田秀才”,在大棚种植方面颇有心得,只是苦于没有资金,能有一个自己的温室大棚成了他多年来的心愿。为此,李晓斌多次联系费县梁邹银行的工作人员,三番五次来到老曹家实地考察,最终银行同意放款。当曹广松接过银行送来的4万元现金时,他激动地拉着李晓斌的手连声道谢。去年以来,全乡共有户贫困家庭通过万元扶贫贷款实现脱贫。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了让扶贫干部迅速融入角色,该乡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乡开展“干部攀穷亲,扶贫用真心”主题活动,并对照贫困户台账逐一列出脱贫清单,明确各个扶贫干部的工作内容、完成时限及责任,要求一包到底、包出成效、不脱贫不脱钩。为此,扶贫干部白天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贫困户的田间地头;晚上便俯下身子、静下脑子,制定完善可行的脱贫计划,画好***路线图。“千好万好不如做好,金杯银杯不如贫困户的口碑”。年,该乡将财政专项资金整合使用,以农业产业园为龙头,以合作社为依托,利用土地和设施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固定分红、岗位工资等方式,让贫困户获得更多分享收益,从而实现“精准脱贫”。年,该乡有贫困户户、人,已实现脱贫户、人,圆满完成脱贫任务。

王夫民 

新闻推荐

国务院扶贫办领导来临沂市调研张宏伟陪同

本报8月22日讯(记者徐洋)8月21日至22日,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张要杰带队来临沂市,就***工作进行调研,省扶贫办副主任张瑞东一同调研,市委副书记张宏伟陪同。调研组一行先后到...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