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水利扶贫引来致富“活水”——访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申作信

临沂日报 2016-08-13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王珊珊通讯员 张其余

日前,当记者到达费县大田庄乡五圣堂村时,村里的紫荆河拦河坝才刚刚建成。它的挡水高度在1.5米,能够回水的长度在200米左右,可一次性蓄水达1.5万立方米。这座拦河坝的建成,能够解决周边包括14户贫困户在内的几十户农家、两百多亩耕地的用水灌溉问题。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市水利部门以补强贫困村水利薄弱环节、破除水利瓶颈制约为目标,突出加强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工程,大力实施水利***,让水源工程为贫困村注入致富活水。”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申作信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生计之本。市水利局把水利扶贫工作当作大事来抓,对贫困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进行详细摸底调查,确定了全市水利扶贫目标,编制了《临沂市水利扶贫实施方案》。2016—2017年,规划水利扶贫投资43131.5万元,涉及181个贫困村自来水、189个贫困村农田灌溉、20个贫困村小型水源与水土保持工程、153个贫困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扶贫等项目。

市水利局派驻到五圣堂村的第一书记王淑军他们遇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五圣堂村地处深山,村民大多以种植果树为生,收入微薄。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令五圣堂村致贫的原因并不是“外货不入、土货不出”,而是全村1万多亩耕地、林地无水可浇。

“村民靠天吃饭,一般一亩果园好的时候能收入三千到五千块钱左右。遇上连续干旱的年份,一亩地也就收入千把块钱,有的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王淑军说,针对五圣堂村水源工程毁坏严重、数量不足的现状,市水利局积极争取将四座窑水库列入“十三五”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计划,工程实施后,可一次性蓄水10万立方米,使下游包括部分贫困人口在内的800人受益。同时主要针对贫困户耕地、林地浇不上水的问题,还专门为贫困户建设地头小水池、小水窖。

在村民周传德的果园边,一个新建的蓄水池为果园提供了灌溉用水。“果园有了水才能稳产、高产。这个蓄水池建起来后,能蓄水20多立方米,能蓄能抽能灌溉,果园丰收有指望了。”周传德说。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在水利***工作中,对全市贫困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摸底排查,对全市省定415个贫困村庄和153个大型库区贫困村庄涉水涉农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水利项目进行规划,因地制宜制定了实施计划。

“今年,我们计划投入资金5.32亿元,开展7个县区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实施46个贫困村5.7万人的通自来水工程,加固病险塘坝31座,建设25个‘美丽移民村\’,完成5个村避险解困工程。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投资计划完成52.6%。”申作信介绍。

据悉,临沂市目前已落实水利部门扶贫资金22845.5万元,其中饮水扶贫资金1380万元、灌溉项目扶贫资金3500万元,小型水源工程项目3440万元。同时市水利局派出技术人员10余批次,对市直扶贫包点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定期开展技术指导,有效推动了贫困村水利扶贫项目建设进程。

“下一步,我们水利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到年底圆满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同时,紧盯上级投资方向,主动加强与省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水利项目和资金,用于贫困村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的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受益。”申作信说。 

新闻推荐

蒙山端午节推出新政策自驾游享高速费补贴

沂蒙山旅游区(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在端午节期间(6月20日—6月22日)推出新政策——“游山玩水沂蒙山,高速公路我买单”,凡是自驾游蒙山的游客,均可获得相应的高速费补贴。端午节假期期间,凡购买沂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